孔子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5:57:28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694页(2512字)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

先世为宋国贵族,后没落。少时“贫且贱”,及长,为“委吏”(管粮仓的小官)、“乘田”(管畜牧的小官)。

少年立志求学,“学无常师”,据传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中年聚生徒讲学成名,并从事政治活动。

50岁时任鲁国司寇(掌刑狱、纠察等职)。后周游列国达十三年之久,68岁返鲁,致力于学术和教育活动,直到逝世。

提出不信鬼神与“死后自知”的形神观、“尽人事”而后“知天命”的天人论,以及“天下之性人为贵”论。“人贵”论思想充分体现在其对人的发现中。

郭沫若称孔子中国历史上首次人的发现者。孔子发现了人的价值,为探索人的心理奠定基础。

关于知虑心理,主张“多闻”、“多见”、“多识”,重视感知在认识中的作用,倡导学思结合。在情欲心理方面,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以下引文均引自《论语》,只注篇名。)认为仁德包含“爱”与“恶”两种情感,体现其情二端说的精神。

注重消除忧与惧,主张“不忧”、“不惧”、“不迁怒”。重视欲的价值,以“欲”来讲“仁”的意义。

认为以“欲”为中介或以欲的满足与否为手段,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张节欲,认为人不能任欲而行,应当有所限制:“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将“不欲”作为培养“成人”(完人)的一项要求。还倡导“推欲”,如“立人”、“达人”、“勿施于人”等。

关于志意心理,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推崇“志”的价值。在长期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仅提出宝贵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而且阐述了较完备的教育心理思想。提出“性相近,习相远”(《阳货》)的命题,认为人先天的自然本性(性)极为相近,而后天可得的社会本性(习)相去甚远。其关于教育心理问题的基本认识与观点主要包括差异心理、学习心理、德育心理、教师心理等方面。在差异心理思想方面,较早注意到学生在智力、能力、性格、志向、学习态度、学习专长等方面的差异。

如把智力分为“上智”、“中人”和“下愚”三类,认为人有“闻一知十”与“闻一知二”之别(《公冶长》);在能力上,有人可“治赋”,有人可“为宰”,有人可“应对宾客”,有人可掌管一部门或一地方;把性格分为“狂者”、“中行”和“狷者”三类,以及“愚”、“鲁”、“辟”、“喭”、“果”、“达”、“退”、“兼人”、“过”和“不及”等多方面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专长,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学(《先进》)。

在学习心理思想方面,强调学习的作用,认为学习可使人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培养良好道德品质。把学习过程分为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个阶段,重视“多闻阙疑”、“多见阙殆”;主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强调“学而时习之”《学而》。关于学习的心理条件,强调要树立远大、高尚的志向;培养学习兴趣与学习情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要持之以恒,不耻下问。

还具体提出学而时习、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叩竭两端、学思结合、一以贯之、默而识之等学习方法。在道德心理思想方面,置德育于首位,认为道德品质是根本的,主张建立德行科,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的专门教育和训练。把德育过程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三个阶段。

提出以“仁”作为道德概念的核心,要求学生掌握。主张通过、乐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特别重视道德行为的训练和道德习惯的培养,赞赏“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的持续道德实践。

还提出若干行之有效的德育原则和方法,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以身作则、表扬批评、主观努力等。在教师心理方面,提出教师最重要的两种品质,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述而》)。还认为教师须具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和“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的诚实态度;具有“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虚心品质;对学生公正无私、一视同仁;自身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求慎重,做到“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卫灵公》);要勇于承认并改正错误等。孔门师生关系融洽,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为适应奴隶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日渐兴起的时代需要,还探讨社会心理问题,形成丰富的社会心理思想。

在个体心理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中,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重视榜样的作用和友邻的影响,认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又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季氏》)“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在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方面,发现“上行下效”的模仿律,“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提出以“仁”作为当时处理社会问题、调节人际关系的一种心理模式,“仁”是“爱人”,亦即“博施济众”、“推己及人”。

在人际交往中,最早论及心理换位思想,即帮助人们互相理解和谅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在管理心理方面,认为“仁”是管理者的首要因素,居于道德“五常”之首。在“仁”的思想指导下,孔子把人类社会各种关系概括为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五种,并为这五种关系制定了相应的道德规范。

还进一步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观点,把政治与伦理结合起来,把国家、家庭与每个人联系起来,构成社会管理系统。从管理角度看,要把天下治理好,就得使国家安定,而为使国家安定,就需要人人从自己做起。

在孔子的管理心理学思想中,管理人才的选拔处于非常突出的地位,“举贤才”是孔子的基本主张。此外,他还提出“有教无类”和“学而优则仕”,扩大教育对象和做官的范围。今存《论语》一书,记有孔子的谈话以及孔子与门人的问答,为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所撰,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

上一篇:恐惧 下一篇: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