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闷的象征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5:59:54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702页(391字)

书名。

日本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厨川白村着,鲁迅译,1924年中文版。根据柏格森的生命哲学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从心理学角度探讨文学现象,认为“生命力受压抑而生的苦闷烦恼便是文学的根底,文艺的表现方法是广泛的象征主义”。

通过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观点,认为受到压抑的无意识乃是生命力的表现,但为了适应社会,它被迫受到束缚,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人的苦闷。苦闷在现实中无法得到解脱,只有通过绝对自由的艺术表现出来,得到释放。

经过艺术家的自由创造,苦闷被象征为艺术形象而出现在作品中。认为只有表现了意识极深处苦闷的作品才能成为伟大的作品。从鉴赏者来说,读者也有自己的苦闷,靠着作品的刺激,燃烧自己的情感,从而使自己的苦闷得到表现。把鉴赏区分为四个阶段:理知阶段、感知阶段、心象阶段和精神阶段。只有第四个阶段才能唤起真正的共鸣,达到欣赏的最高层次。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