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赫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6:32:31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793页(755字)

【生卒】:1838 —1916

【介绍】:

奥地利物理学家、哲学家,赫主义的创始人。

生于奥地利摩拉维亚的切里茨-图拉斯。1806年于维也纳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864-1867年任格拉茨大学数学教授。

1867-1895年任布拉格大学物理学教授,1880年任该校校长。

1895年任维也纳大学哲学教授,主持专为他设立的“归纳科学的历史和理论”哲学讲座。1901-1903年当选奥地利贵族院议员。

因主张对“经验”进行批判,其马赫主义亦称经验批判主义。视人的感觉经验为第一性的真实存在,而把物质世界视为派生的东西,其理论为继孔德之后的第二代实证主义,属主观唯心主义哲学。

其心理学的主要成就:(1)关于空间视知觉和时间知觉的研究。认为一切经验都是感觉:一个圆周是空间形式的感觉,一首乐曲的连续音程是时间形式的感觉。

认为感觉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基础。视形式为一种独立的经验属性,如字母N或其他几何图形的颜色或大小可改变,但形式仍可被认识。

故形式是独立地为人所经验到的感觉,是感觉的复合,世界由人的经验的属性和形式构成。这种纯粹经验论被列宁批评为是一种主观唯心论。(2)关于旋转知觉的研究。

1875年在《转动知觉》一文中,以实验证明三个半规管在旋转知觉中的作用。

该学说经修改,至今仍保留。(3)关于视觉效应的研究。

发现明度感觉并不完全与光强变化相符,故存在一种明度对比的视觉效应,被称为“马赫效应”或“马赫带”。(4)关于网膜神经元功能的研究。

提出有关网膜神经元相互作用的理论,为发现神经元间侧抑制现象提供基础。

其感知觉理论影响冯特心理学和格式塔心理学。

着有《运动感觉学说》(1875)、《感觉之分析》(1886)、《通俗科学讲演录》(1897)、《认识与谬误》(1905)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