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论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6:45:19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828页(458字)

关于名称、概念与实在、事实关系的一种认识心理观点。

孔子从政治需要出发,要求以“名”证实:“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墨子主张“取实予名”,“非以其名也,亦以其取也。”(《墨子·贵义》)认为事实是概念的内容,概念是事实的反映。后期墨家同前期墨家一样,主张“以名取实”(《小取》),认为名称、概念必须反映客观实在。

老子则否认名称、概念能正确反映实在,认为要把握全体,必须不用任何名称概念。庄子提出“名者,实之宾”(《逍遥游》)的命题,肯定名从属于实,为实在所派生。此后名实之争就形成了战国时期的名辩思潮。公孙着《名实论》,强调名必须与实相当:“夫名,实谓也。”荀子对名实问题有较详论述。提出“名定而实辨”,“制名以指实”(《正名》)韩非认为“名实相持而成”(《韩非子·功名》),要求“循名实而定是非”(《奸劫弑臣》)。

先秦时期围绕名实争论,形成了以惠施、公孙龙为代表的名家学派、墨家的墨辩逻辑、荀子的正名逻辑。先秦以降,名实争论一直绵延未断。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