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运动竞赛心理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41:22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72页(458字)
参与群众体育运动竞赛者的非纯竞技性、健身心、促潜力的心理特点。
包括:(1)多向求胜意识。参加群体体育运动竞赛者不单纯以追求运动成绩为目的,而是重在参与,持一种跨年龄阶段的多向求胜运动心态。参赛者对竞赛抱有极大热情,表现出多层次、多年龄阶段的锻炼效果。中、老年人重在比赛耐力、抗衰竞健;青少年重在比赛发育水平;伤残人重在补偿身心缺陷;军事体育重在备战;业余体育重在健康娱乐等。(2)激发力量,消除疲劳。参与群众体育竞赛者的动机是丰富生活,愉悦身心,以运动促发育、促工作,防老抗病,排解现实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和现代竞技体育商业化带来的一系列不良效应,使身心在适龄适体的合理竞赛中得以发展。
(3)凝聚心力。群众体育运动竞赛增强了运动团体对参赛者的吸引力,个体则在竞赛中对所属团体进一步产生依托感和信任感。这种因竞赛而产生的凝聚力使每位参赛队员尽责尽职,同心协力,参赛个体的集体主义情感、责任感及队员间的友谊促进了参赛成员间积极的感情交流,激发人们参加群体运动竞赛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