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对意义的寻求
书籍:心理学大辞典上卷
更新时间:2018-09-13 07:44:27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81页(544字)
书名。
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维也纳第三心理治疗学派创始人弗兰克尔着。美国纽约塞蒙出版社1962年出版。作者在书中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纳粹集中营的亲身体验,根据存在主义哲学思想,提出意义疗法,发展成为继弗洛伊德和阿德勒之后又一心理治疗学派。作者称自己创建的学说为“意义治疗学”。
提出意义疗法(或称“第三维也纳心理治疗学派”)的焦点在于“人存在的意义”和“人对此存在意义的追寻”。申明所提出的“求意义的意志”有别于弗洛伊德的快乐原则和阿德勒的“求权力的意志”。
认为人有寻求生命存在意义的欲望,此即求意义的意志,它是人生命中原始的力量,而非由本能驱策力造成的“继发性的合理化作用”。这个意义是唯一且独特的,当人在实践中发现并获得这种意义时,人求意义的意志即得到满足。
一个人求意义的意志受挫即“存在的挫折”,会导致神经症,作者称之为“心灵性神经症”,它并非由驱策力与本能间的冲突而是由不同的价值冲突引起,即来自道德的冲突,患者有一种“存在性失望”。意义治疗的任务在于帮助患者寻找生命中的意义。
作者认为,除非个体认识到生命有一种意义,否则就没有什么能帮助人在最坏的情境中生存下去。该书畅销美国。
中国三联书店1991年出版赵可式等的中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