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上海教育出版社《心理学大辞典上卷》第997页(843字)
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心理关系。
涉及情感、认识和行为三方面。渗透于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受社会关系的制约。其建立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1)互动双方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2)能否现实地认识自己,正确认识别人;(3)相互交往是否有满足感;(4)能否维持自己的完整;(5)是否相互吸引。其中时空上的接近和人际间的相互吸引是两个基本条件。
由接近而相识,因交往频率高而相互了解,再加以相互吸引,彼此相悦,就能形成亲密的友谊。而相悦和相互吸引取决于两个因素:(1)一般的相似性。在理想、信念、价值观,或在性格、气质、能力、兴趣、职业、地位乃至年龄、经历等方面相似,就容易产生共鸣,形成密切关系。(2)需要的互补性。
心理特征相反的双方,其需求会因互补作用而使彼此得到满足,形成互相依赖、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其类型有:依情感性质,可分为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依需求性质,可分为感情关系和工具关系;依双方地位,可分为支配关系和平等关系;依关系的持续时间,可分为长期性关系和临时性关系。心理学家雷维奇将其归纳为八种类型:(1)主从型;(2)合作型;(3)竞争型;(4)主从-竞争型;(5)主从-合作型;(6)竞争-合作型;(7)主从-合作竞争型;(8)无规则型。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舒茨从人际反应倾向的角度,把人际关系的需求分为三类:(1)包容的需求;(2)支配的需求;(3)感情的需求。
人际关系对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对群体、组织和社会有深刻影响。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形成集体的凝聚力;提高人们的工作热情和效率;有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能使人获得友情和支持、信任和尊重、社会承认和自我价值以及社会安全感。失调的人际关系能使人在社会交往中遭受挫折,不仅影响工作,而且有损身心健康。人际关系可采用美国精神病学家莫雷诺的社会测量法和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的参照测量法等进行测量。
可通过对人际关系敏感性的训练和角色互换、扮演等方法进行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