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管理学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上海教育出版社《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第749页(1136字)
管理学分支学科。
主要研究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原理、原则、制度和方法,揭示教育管理的规律。经历三个发展时期。
(1)萌芽期。
这一时期实际上只积累了一些经验,散见于古代和近代思想家、教育家的着述中。
如中国古代教育专着《学记》、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均有论述。(2)形成期。
对何时成为一门独立学科,说法不。一说以19世纪末德国施泰因的《管理学》七卷本的出版为标志;一说以20世纪初美国的达顿、斯奈登合着的《美国教育行政》一书的出版为标志;一说到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才被公认为一门独立学科。多数学者认为,可把从进行独立研究,到提出理论观点,到形成一批早期专着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作为其初创时期。(3)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当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该学科在各国亦取得相当的发展,这一时期,关于它的理论和实际工作的研究,许多国家给予了一定程度的重视,将它置于适当地位。如美国国家教育研究所1977年确定的6个研究课题之一,就是教育管理问题。
该所资助不少小组从事怎样改进城乡学校的组织管理,学校管理人员应具备怎样的条件、品质和行为等课题研究。在苏联,这一时期除苏联教育科学院、教师进修学院、师范学院的专业人员外,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还有大量的实际工作者。
在中国,自1978年后亦得到迅速发展。
据1988年底统计,已出版的包括普通教育管理、高等教育管理、学前教育管理等的教材、专着达70余部。
其研究组织和活动也有发展,1983年和1984年先后成立全国性研究组织——中国教育管理研究会和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研究活动除针对中国教育管理领域的许多“热点”,诸如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的管理体制、普通教育的“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等实际问题外,对其理论体系的探讨亦有进展。
已初步形成一些有代表性的框架结构,对教育管理的原理、原则等问题也概括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随着人们对教育管理工作规律认识的深化,还逐渐出现许多教育管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有教育行政学和学校管理学。
此外,各门教育科学和现代科学,如教育学、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等都从不同方面为它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在中国,以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等方法进行研究。在世界各国较有影响的教育管理理论有角色理论、过程理论、系统理论、素质理论等。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科学实验和调查统计方法、历史学的方法、比较的方法、案例方法等。
研究动向:(1)根据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最新观点,研究和发展教育管理理论;(2)运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跨学科研究;(3)进行超国界的比较研究,特别是对各国教育政策和教育程序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