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彦祥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中国现代文学词典第三卷戏剧卷》第64页(789字)
【生卒】:1907.7.5—1988.1.8
【介绍】:
原名履,字燕翔,笔名尼一、涅伽、斯人等。
浙江鄞县人。1926年在复旦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参加了复旦剧社和上海辛酉剧社。1928年大学毕业后,致力于戏剧活动。1929年主编《现代戏剧》月刊,出版戏剧理论着作《戏剧概论》,与洪深合译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
1930年任职于广东省立戏剧研究所,主编《戏剧》双月刊。1931年主编南京《中央日报》副刊《戏剧运动》,出版戏剧论着《现代戏剧讲座》。
此后,曾编导了话剧《械斗》、《讨渔税》等。1932年任天津《益世报》副刊“语林”和《戏剧与电影》的主编。
1934年任山东齐鲁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1935年在南京戏剧学校任教,并与田汉等共同组织中国舞台协会。1937年主编《戏剧时代》月刊。抗战爆发后,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任第一队队长,从事救亡演剧宣传工作。
1938年加入郭沫若领导下的第三厅,在武汉担任《抗战戏剧》半月刊主编。曾根据法国萨都原着《祖国》,改编为五幕话剧《古城的怒吼》。
1939年在重庆任中国电影制片厂编导委员,兼任国立戏剧学校教授。1940年2月出版独幕话剧《海上春秋》。
1941年6月出版四幕话剧《国贼汪精卫》。1943年任中央青年剧社社长,主编《戏剧时代》月刊,出版改编的七幕剧《江南之春》。
抗战胜利后,回到北平主编《新民报》副刊。1948年参加北平军管会文化接管委员会,任文艺部副部长兼旧剧处处长。
后又去石家庄,任华北人民政府华北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石家庄市戏剧音乐工作委员会主任,从事戏曲改革工作。
建国后,历任文化部戏曲改进局、中国剧协等领导工作。改编并导演京剧《柳荫记》、话剧《夺印》、《李秀成之死》等,先后发表有关戏曲的论文一百多篇。还翻译美国海明威的《在我们的时代里》、《没有女人的男人》、《康波勒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