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文体、科学、教育 湖南人民出版社《湖湘文化大辞典上卷》第937页(311字)
传统曲种。
是在说鼓基础上衍变发展而成。流布于澧水流域的石门、临澧、津市、澧县等地。
一般在秋收之后或在婚嫁等热闹场合演出。
立唱形式,由二人相对击鼓,或四人分两组相对击鼓,唢呐为之伴奏,以烘托气氛。演唱为问答式。甲乙两人(或两组)各唱一句(或一段),有问有答。
各唱一句的叫句对,各唱一段的叫段对。演唱时,用鼓和唢呐演奏前奏及尾奏。
曲目以短篇为主,唱词多即兴创作,艺人称“见子打子”,也可演唱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唱词有四句式和三句式两种。
四句式多为七言体,词格为二二三。三句式有七言和五言两种。
新中国成立后,创作的《乡下妹子闯江湖》、《赛歌》、《包公监考》等曲目,很受观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