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楚辞集校集释上

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书籍:楚辞集校集释上 更新时间:2018-11-07 22:33:56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教育出版社《楚辞集校集释上》第782页(4648字)

【集校】:

《文选》尤本: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文选》五臣本、六臣本:同尤本。

洪兴祖: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

朱熹、黄省曾、明繙宋本、朱多煃、毛晋、庄允益:同洪本。

刘师培:望涔阳兮极浦。按:《説文繫传》二十一引同,《御览》七十五引“兮”作“之”,《集韵》九《青》“涔”字注引作“望涔阳”,则与音岑之本异(“兮”下又衍“而”字)。横大江兮扬灵。

按:《后汉书·杜笃传》注引作“扬舲”,未知据何本。

姜亮夫:“阳兮”二字,《御览》七五引作“之”[按:当云:“阳兮”之“兮”字,《御览》七五引作“之”]。

灵,《后汉书·杜笃传》注云:作“舲”。寅按:舲本字,灵借字也,详注。

金开诚:灵:《后汉书·杜笃传》注引作“舲”。王夫之《楚辞通释》説:“灵当作

”游国恩《楚辞讲録》説:“《涉江》云,‘乘舲船余上沅兮’,原本《玉篇·舟部》引舲作。是舲通作,船之有窗棂者。其字本或作,或作省作舲,亦犹之省作也。《湘君》扬灵,亦之省借。”按此处“灵”当读如字,説详注。。

【集释】:

王逸:涔阳,江碕名,近附郢。

极,远也。浦,水涯也。

灵,精诚也。

屈原思念楚国,愿乘轻舟,上望江海之远浦,下附郢之碕,以泄忧思。

横度大江,扬己精诚,冀能感悟怀王,使己还也。

吕向:涔阳浦接于楚都。

极,远也。言我远游此浦,将横絶大江,扬其精诚于君侧,冀君感悟,复命我也。

洪兴祖:涔,音岑。碕,音祈,曲岸也。今澧州有涔阳浦。《水经》云:涔水出汉中南县东南旱山,北至沔阳县南,入于沔。

涔水即黄水也。《集韵》:涔,郎丁切,水名,其字从令,引《楚辞》“望涔阳兮极浦。”未详。《説文》云:浦,滨也。

《风土记》: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横大江兮扬灵,以湘君在焉故也。

朱熹:涔,音岑。涔阳,江碕名。极,远也。浦,水涯也。扬灵者,扬其光灵,犹言舒发意气也。

汪瑗:涔,地名,其南曰阳。

《水经》云:涔水出汉中,入沔阳。今澧州有涔阳浦,或旧有此名,或后人因屈子所言而名之,不可考也。极,远也。

浦,亦洲渚之别名。

此盖言登高而远望也。横,谓舟横之也。大江,即今之扬子江也,非前沅湘之江也。此盖出洞庭而南渡大江也。扬灵者,扬其光灵,谓舒发意气也。凡歌笑慨歎之意皆是。盖望湘夫人而不来,故扬灵以自慰也。

陈第:涔阳,江碕名。

扬神之灵,敬爱至矣。

周拱辰:扬灵,扬神之灵,即招神意。

王夫之:涔,水,在汉北,入汉,合于江,自洞庭下汉阳,西望涔阳,当横絶江水,入湖北之口而后至,道险且远也。灵,当作

扬,鼓抴而行,如飞扬也。

林云铭:涔阳,江碕名。

远望而伺其来。横截大江,而发扬我之精诚格之,定不放其前去也。

蒋骥:涔,水名,今澧州有涔阳浦,在洞庭大江之间。大江,以别于楚南诸江而名。横,充满也。言己被芳洁、乘桂舟,道神至洞庭,于时神既来格,而弥望涔阳大江之远,皆神之光灵所充满而发扬也。

屈复:涔阳,江碕名。极,远。浦,水涯。扬灵者,竭其精诚。

戴震:何休注《公春秋》云:水北曰阳。《风土记》:大水有小口别通曰浦。

扬灵。巫自谓扬己之灵,欲以通于神也。

〇涔水,胡朏明以爲即江之南派,会澧水,注洞庭,禹时南派盛大,爲江之经流,故《禹贡》导江,又东至于澧。战国时,则南流如带,谓之涔水,而目北派爲大江,此由涔阳横大江是也。北派,于《禹员》爲荆州之沱。

汪梧凤:涔阳,《説文》:涔阳渚,在郢中。

王云:江碕名,近附郢。

陈本礼:涔阳浦,在洞庭大江之间。“笺”:望者,遥睇涔阳,云气蔽空,似神之威灵剡剡,早已飞扬江上矣。“正误”:灵指神之威灵,不指主祭者之精诚言。王逸谓扬己精诚,冀感寤怀王使还己,谬説也。

胡文英:涔阳,王逸云:江碕名。

极浦,近浦也,将近浦而后横大江,谓抢风而行也。横大江而扬灵,则神将鑒我之精诚而来矣。

王闿运:涔阳,池涔之阳,洞庭之北也。

灵,舲船也。

闻一多:《广雅·释诂》一:“极,远也。”灵犹光也。

《汉书·礼乐志·郊祀歌·华爆爆十五》:“扬金光,横泰河。”注:“横,充满也。泰河,大河也。

”《离骚》:“皇剡剡其扬灵兮。”扬灵即扬光,皇剡剡,光貌。大江即上文江水,亦即沅湘。

高亨:涔阳,地名,在涔水的北岸。极浦是辽远的水边。

扬灵是湘君在显示他的灵异,和后世所谓“显圣”大意相同。

《离骚》也有“扬灵”。有人説灵借做与舲同。但在《离骚》里讲不通。

文怀沙:涔阳,地名。大概因在涔水之北得名。

涔水,《水经》上説:“澧水又东过作唐县北。”《水经注》谓:“澧水入县左合涔水,水出西北天门郡界,南流逕涔坪屯,屯竭涔水溉田数千亩。又东南流注于澧水。”《澧州志》谓:“涔水爲岷江别派,从公安入境爲四水口,又东南流过焦圻、一箭河至汇口入澧,故称涔澧。”灵是或舲的同音假借字。説见王夫之《楚辞通释》。旧解爲精灵,不妥。

茂元:涔阳(涔音岑),地名,涔水的北岸。极浦,遥远的水边。灵,同,有屋的船。

扬灵,指扬帆前进。以下是湘夫人的哀怨。

姜亮夫:涔阳,《説文》:“涔阳渚,在郢中。”洪补曰:“今澧州有涔阳浦,《水经》云:涔水出汉中南县东南旱山,北至沔阳县,南入于沔。涔水即黄水也。”按依《湘君》原文论之,此涔阳不得爲黄水在澧州之涔阳,水出澧县东北洞峪,爲九澧之一。

按上言沅湘无波,进言北征,邅通洞庭,再进而望涔阳、渡大江,则不得更在西南之澧州也。故以《説文》爲允。浦,王注:“水涯也。”扬,飞扬也,言舟行之速。灵者,王夫之云:“与同,扬灵,鼓枻而行如飞也”。按《九章》有“乘舲船余上沅兮”,则扬灵即乘矣,即舲之或体,船上有窗者曰也。

〇“薜荔”四句,承上而言,意谓余冀能迎神,得神之欢心,吾乃于吾所乘之船,以薜荔爲拍,芳蕙爲韬,荪爲楫而兰爲旌,自沅、湘以北望,望涔阳之极浦,遂横吾舲舟,飞扬于大江之中,欲以迎之也。

朱季海:《方言》第九:“方舟谓之,《注》:“扬州人呼渡津航爲杭,荆州人呼(宋本误树,今依钱《疏》),音横。”寻《説文》:“斻,方舟也。《礼》:天子造舟,诸侯维舟,大夫方舟,士特舟。

”扬州人呼杭,与此言相应。又:“横,水津也。一曰以船渡也。”荆州人呼,与一义合。《九歌》横字当读如,正谓方舟,王《注》失其读耳。《説文》:“方,併船也。象两舟省,总头形。”《説文》引《礼》,亦见《尔雅·释水》,郭注“方舟”云:“併两船”,此其义。原“仕于怀王,爲三闾大夫”,身虽放逐,以怀楚国,故愿假方舟,以趋向郢也。

何剑熏:郢,楚都,在江北,今湖北省境,王逸既云:“涔阳近附郢”,则涔阳在江北。洪兴祖引《水经》“涔水出汉中南(郑)县……”,姜亮夫引《説文》“涔阳在郢中”,则皆在江北。然洪兴祖又云:“今澧州有涔阳浦。”则又以爲在江南矣。一地以二处释之,必有一非。涔阳当爲地名,不当爲江碕名。如爲江碕名,则不得有阳字。

水北爲阳,当是该地在涔水之北,故名涔阳,如汉阳、江阳之类。

如此,涔阳,究竟在何处呢?首先,当知涔水是在何处。洪兴祖所引《水经》:“涔水出汉中南(郑)县东南旱山,北至沔阳县入于沔。”则涔水当在汉中境内。

但絶非此《辞》中涔阳的涔水,因此《辞》言:“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杨灵。

”人在洞庭、大江之间,是不能望见汉中境内的涔阳的。

后世説涔阳者、皆在江南,智匠《古今乐録》云:“楚之王子质于秦不得归,作歌曰:‘洞庭兮木秋,涔阳兮草衰,去千乘之家国,作咸阳之布衣。”庾信《哀江南赋》:“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楚王子思归的是楚,庾信哀的是江南,皆用涔阳。

毫无疑问,涔阳在楚,在江南。因此,必须找到在楚之江南的涔水,才能确定涔阳的地望。其实这并不难,在澧水北边,我们就找到了一条涔水。

郦道元《水经·澧水注》:“澧水出武陵充县西,历山东,过其县南。又东,娄水入焉。又东逕零阳县南,又东逕澧阳县,右会渫水,又东逕作唐县北,左合涔水。

水出西南天门郡界,南流逕岑评屯,屯竭涔水,溉田数千倾,又东南注于澧水。”説得非常明白,涔水是澧水的一条支流,在澧水之北,大江又在涔水之北。

现在这条水还在,只是一条小水,且不注入澧水,而是曲折北流,逕自入江。

在古代,它是一条相当巨大的河流。

汉以后,都称它爲南江。《澧州志》云:“涔水爲岷江别派,从公安入爲四水口,又东南流过焦圻一箭河至江口入澧,故称涔澧。”(桂馥《説文义证》引)这当是宋以前的情况,今天所见的涔水与此又不同。袁中道《游澧记》云:“郦道元《水经注》于江陵板迥州下,有南北江之名。南江即江水,由澧水入洞庭故道也,陵谷变迁,今之大江始专其澎湃,而南江之迹稍稍淹没,仅爲衣带细流,然江会澧之故道犹可考也。”袁中道所説的郦书之南江,实即《澧州志》所説的“岷江别派”的涔水。今则仅爲一条衣带细流,寻找都不容易。知道涔水所在之处,再来寻找涔阳。

其实,涔阳即是后代湖南的澧州,现在的澧县。唐代文中称澧州爲涔阳者甚多。

杜牧《爲堂兄慥求澧州启》:“授以涔阳,话于间门。”求澧州而云授涔阳,知涔阳即澧州。

司空曙《下武昌江行望涔阳》:“悠悠次楚乡,樊口望涔阳,雪隐州诸暗,沙高狄芦黄。”《舆地纪胜·澧州》引戎昱《诗》:“不须桂岭居天末,但见涔阳在眼前。”涔阳皆指澧州。两《唐书·地理志》皆无涔阳编制,诗文用之者,乃称古名,因此,则澧州(今澧县)即古涔阳。

金开诚:横,横渡。《汉书·扬雄传》:“上迺帅群臣横大河。”顔师古注:“横,横度也。”一説“横”是充满的意思,指神光充满大江。

汤炳正:涔阳,地名。《説文·水部》:“涔阳渚在郢。”湘君赴郢以飨国祭,故“望涔阳”而横江北进。扬灵,犹后世之“显圣”。

《离骚》:“皇剡剡其扬灵。”汉《郊祀歌》:“扬金光,横泰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