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6:36:01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295页(430字)

系Q-T间期延长伴尖端扭转型室速的一种类型。

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主要包括后天获得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常见的原因如下:(1)药物引起者:包括抗心律失常药、酚噻秦、三环和四环类抗抑郁剂、静注红霉素及有机磷杀虫剂等;(2)电解质异常:包括低血钾、低血镁;(3)营养状态改变:包括液体蛋白饮食、饥饿(神经性食欲缺乏);(4)严重的心动过缓:包括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5)特发性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

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并发的尖端扭转型室速均发生于显着心动过缓、早搏代偿期、房颤时不规则长R-R间期和阵发性心动过速终止后的长间歇之后,因而形象地称之为间歇依赖性。间歇引起的复极异常可表现为巨大U波,间歇愈长U波愈明显,室速与U波相关,此种巨大的U波又称之为致心律失常U波,也称为慢波(slow wave),它常是尖端扭转型室速发作的始动标志。

参见“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