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通道
书籍: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
更新时间:2019-01-06 16:36:03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第296页(608字)
亦称“快钠通道”或“钠离子通道”。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之一。其化学本质是允许Na+通过的特殊蛋白质。构成快钠通道的蛋白质内侧端可被蛋白酶分解破坏,外侧端可被河豚毒(tetrodotoxin)选择性地阻断。快通道内部结构中有闸门以控制Na+的内流。
闸门是指通道蛋白质内部决定其开放(激活)或关闭(失活)的可移动的带电基团或电偶极矩。快通道的特点是激活快、失活快、作用持续时间较短,而且并不是始终呈开放状态。在快反应心肌细胞,快通道存在两种闸门,即m闸门和h闸门,可表现为激活、失活和备用三种功能状态。快通道具有电压和时间依赖性两种重要特性,即快通道的三种功能状态取决于当时的膜电位水平及相应的时间进程。快通道是否处于备用状态,是心肌细胞当时是否具有兴奋性的前提,正常静息电位水平是决定快通道能否处于或能否恢复到备用状态的关键。例如,当膜电位处于正常静息电位水平-90mV时,快通道呈备用状态,当膜电位由-90mV除极到阈电位水平-70mV时,通道闸门开放,使Na+迅速内流,形成0相快速除极,快通道被激活,当静息电位降为-50mV左右时,细胞膜处于持续低极化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快通道不能被激活,表现为心肌细胞兴奋性丧失。
在心肌梗死、缺血、高血钾、洋地黄中毒等病理情况下,由于膜电位减小,常可使快通道失活,而慢通道激活,使快反应电位转为慢反应电位,从而形成多种心律失常。
上一篇:间歇依赖性长Q-T间期综合征
下一篇:临床心电图学词典第二版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