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语言、文字 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海:1999年缩印本(音序)2》第928页(211字)
波斯、阿拉伯古拨弦乐器。
*乌德的一种。突厥语qpz的音译。在中国,流行于西北地区。名称始见于《元史》,又作和必斯、虎拨思、琥珀词、浑不似、胡不思、胡拨四等。
琴身大约九十厘米,头弯曲而颈长,无品,共鸣箱下半部蒙以蟒皮,张四弦,按四、五度关系定弦。奏时,左手按弦,用右手拇指、食指弹拨或五指轮奏之。
新疆柯尔克孜族的拨弦乐器“库姆兹”(亦作“考姆兹”)和云南纳西族的“胡拨”(一称“苏古笃”),均为火不思的同类乐器。
火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