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偏好
出处:按学科分类—经济 经济科学出版社《消费经济学大辞典》第312页(728字)
时间偏好是这样一种认识,即由于满足生活和健康的即时需要是满足遥远的将来需要的必要的先决条件,因而人们宁愿要现货(目前就能使用的商品)而不愿要期货(预期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将可能得到的商品)。
时间偏好的提出并形成主要是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由美国的费雪(Irving Fisher 1867~1947)和奥地利的庞巴维克(Böhm-Bawerk1851~1914)。时间偏好分为正负两种,前者指对目前收入和消费的评价高于未来,只有用大量的未来收入才愿意交换较少量的目前收入和消费;后者则愿以较多的目前收入和消费交换较少量的未来收入和消费。时间偏好理论认为,一个正的时间偏好率是人类本性的基本特征。
这是因为:第一,目前与将来在实际上和心理上都是有差别的,有人是由于目前急需消费,有人是由于对未来估计不足,因为未来本身就具有不确定性,因而人们更偏好目前消费;第二,目前的商品在技术上比将来的商品优越。即如果将目前收入拿去投资,就可以获取更多收入,所以目前的收入更为重要。由于人们都具有“正的时间偏好”,因此放弃眼前收入就是一种牺牲,这种牺牲的程度,是决定利率的主要因素。一方面,牺牲目前消费构成储蓄的供给,所以决定储蓄供给的因素是“自愿节欲”的程度,而“自愿”的程度又取决于“时间偏好”的程度;另一方面,要进行投资的人产生对储蓄的需求,也同样是因为估计到目前的资金可能变成较多的未来资金,因而愿意支付一定的利息给自愿节欲者。这两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决定了利率水平。所以依照时间偏好的观点,利率是“节欲”者转让给投资者的资金的价格。
〖参〗时间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