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果蔬保鲜手册

胡萝卜菌核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果蔬保鲜手册》第309页(1683字)

菌核病是贮运期一种严重病害,尤以窖藏胡萝卜,温度过低,肉质根冻伤后发病更重,甚至全窖烂掉。

1.症状

贮藏的患病肉质根软腐,外部缠有大量白色絮状菌丝体和粪状的初白色后黑色的颗粒(病原菌的菌核);田间发生时,造成死苗死株,茎叶部分或全部变黄转褐最后凋枯,地下肉质根腐烂。发生严重时,肉质根烂光,只存空皮,此时病菌产生的白色絮状菌丝体几乎看不到,仅黑色菌核散落土中或附在根空皮内外。

2.病原

由子囊菌亚门的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引起,S.libertiana Fuckel为异名。子囊盘自菌核生出,单个或数个聚生,黄褐色,直径2~10mm,杯形,柄较长,可达3cm,粗1~2mm,表面光滑或有微许柔毛,淡褐色;子囊圆筒形,无色,内含8个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单列,无色单胞,椭圆形;侧丝圆筒形。无性态缺乏,但在人工培养中,可形成瓶梗状的产孢细胞和小分生孢子(性孢子);菌核较大,形状多样。

此菌寄主极多,至少危害64科360多种植物。在农作物中,其特别是蔬菜上危害严重的病原菌,在我国,危害油菜、甘蓝、莴苣、向日葵、川芎等作物亦都很严重。

3.侵染途径

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在北方,越冬后产生子囊盘,释放子囊孢子进行侵染,如采种株发病严重,种子带菌,播种引起死苗,以后成株的叶片、块根均受害。贮藏期间的烂根主要来自田间采收时附在健块根上的带菌土粒、连在肉质根上的病茎叶,或者因感病轻微而混入窖库的肉质根。病菌在潮湿情况下,菌丝体生长茂盛,直接不断蔓延危害,所以贮藏期间接触传病是本病造成严重烂窖的主要途径。

4.发病条件

(1)气候冷凉,湿度高时田间发病重。在南方一般在早春阴湿的天气出现。

(2)贮藏期间,高湿常使病害迅速蔓延,对菌核病、灰霉病来说,贮藏期间的扩展蔓延比入窖(库)时的菌源影响更大。

(3)肉质根冻伤、擦伤是病害在窖(库)中爆发的诱因。

(4)采收早晚与胡萝卜的抗病性有一定关系,通常较老的肉质根产生愈伤组织的能力大大降低,容易被害。

5.防治方法

主要应加强田间防病。

(1)田间保持清洁,深埋病残体。

(2)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

(3)田间药剂防治,用50%速克灵1000倍液喷施2次。

(4)严格挑选健根入窖,或入窖前用水洗根,然后晾干。

(5)收获、贮运时小心,避免擦伤或冻伤。

(6)国外将采收后的胡萝卜经高温高湿短时间处理(例如在52℃中浸泡10~12s,以促进伤口木栓化,产生愈伤组织),或者在冷藏前进行预冷。胡萝卜从22~25℃的周围环境中降低到贮藏库中的5℃,一般约需4d。

(7)采后药剂处理(成本较高)。美国用氨硝胺900mg/kg浸10s,允许残留量10mg/kg。贮藏温度应控制在-1~-0.5℃。

上一篇:萝卜黑腐病 下一篇:胡萝卜黑腐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