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常见有毒和危险化学品手册》第168页(1605字)
【别名】 二甲酮。
【理化性状】 丙酮(CH3COCH3,C3H6O)为无色透明易挥发液体,有特殊的愉快气味,能与水、醇、醚、氯仿和大多数油类相混溶,能溶解油脂、树脂和橡胶。分子量58.08,相对密度0.792(20/20℃)、0.7898(20/4℃),沸点56.2℃,凝固点-94.3℃,折射率1.3591(20℃),闪点-9.4℃(开杯)。其水溶液加盐后,丙酮成为单独一层而可分出。挥发度在室温下为711mg/L。不纯的丙酮含有有机酸、醛及其他物质等杂质。
【危险情况】 (1)本品有毒,吸入和摄入有低到中等的毒性。(2)易燃,燃点537℃,有较大的燃烧危险。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2.6~12.8%。空气中的容许浓度我国卫生标准规定为400mg/m3,美国为750ppm(1780mg/m3)。
【不相容性】 与氧化物质、酸不相容。
【用途和接触机会】 用作合成纤维、树脂、塑料、橡胶、油膝、喷漆等的溶剂;用来生产润滑油;用作制造三氯甲烷、碘仿、烯酮以及各种药物和农药的中间体;用于照相材料、雨衣制造及有关化学工业中;常用作分析试剂、溶剂、色谱分析标准物质。
【侵入途径】 吸入,摄入,与皮肤和眼接触。
【侵害部位】 呼吸系统,皮肤。
【有害影响和中毒症状】 轻度中毒对眼、皮肤、鼻和咽喉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头痛、眩晕和皮炎。急性中毒的初期,有无力、恶心、头痛等症状。严重中毒者,可发生呕吐、气急、晕厥、痉挛、甚至昏迷。化验室检查:尿中有丙酮、微量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血液中丙酮及糖含量增高。长期吸入低浓度的丙酮,也可能出现头痛、头晕、失眠、食欲减退等症状,在血液方面,无多大变化。
【急救】 此化学品如进入眼中,立即用水冲洗;如接触皮肤,应即用肥皂和水洗净;如大量吸入发生中毒现象时,应立即移离现场,呼吸新鲜空气,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并请医生治疗;如被吞服,服以大量水,诱吐,洗胃。对于不省人事者,不进行催吐,送医院抢救。
【防护措施】 操作现场要保持良好的通风,操作时要戴双层口罩,穿适当工作服,以防止皮肤反复或长时间接触。戴防护眼镜,以防止眼的接触。工作服如被弄湿或受到污染,迅速脱去,以避免燃烧危险。生产现场要装备安全信号指示器。
【医学监护】 就业前和定期体检时,应对皮肤和呼吸系统作检查。检测血、尿和呼气中的丙酮,可作为暴露指标。
【测定方法】 在空气中的测定:用活性炭吸附,继之以CS2处理,气相色谱法分析。
【贮存】 用玻璃瓶或金属桶盛装。置阴凉处,密封保存。
【运输要求】 一级易燃液体。危规号:61080。运输时容器上标明“易燃有毒液体”标记。
【灭火措施】 如发生火灾,用干粉灭火剂、抗溶性泡沫或CO2灭火。用水扑救无效,但可用水使暴露在火中的容器保持冷却。如有渗漏或外溢,且溢漏物尚未被点燃,可用雾状水驱散其蒸气,将溢漏物冲离火场,并稀释为不易燃的混合物。
【废弃物建议处理方法】 焚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