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方法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科学普及出版社《麻风病实验室工作手册》第49页(2330字)

ML染色方法的种类很多。仅抗酸染色法就有十几种。临床查菌多年来应用的是Z-N氏抗酸染色法。

一、染色液配制

1.石碳酸碱性复红液:称取碱性复红4克,溶于95%酒精100毫升中成饱和液。再取饱和液10毫升与5%石碳酸溶液90毫升混合即成。

复红酒精饱和含液及配好的复红染液,均应盛于棕色玻瓶内置冷暗处存放。存放日久易生沉淀,此时可水浴加温溶解,过滤后使用。石碳酸蒸气易燃,配制时需加注意。

2.1%盐酸酒精:取浓盐酸1毫升,70%酒精99毫升混合。

3.吕弗勒氏碱性美兰液:称取美兰(又名亚甲兰,次甲基兰)2克,溶于95%酒精100毫升内,制成酒精饱和液。取此饱和液30毫升,加入蒸馏水100毫升及10%氢氧化钾水溶液0.1毫升即成。此染液配妥后置棕色玻瓶内冷暗处存放。

二、染色步骤

1.涂片加热固定。在酒精灯火焰上通过3~4次,以不烫手为度,切勿过热(如不能确定涂片是否已固定,应再加热固定)。

2.滴加石碳酸碱性复红液于玻片上,用玻片夹挟持涂片以微火加温使生蒸汽,保持5~10分钟,应防止染液沸腾或干涸。有人使用不加热染色法(即所谓冷法染色)也能取得良好的染色结果,但染色时间应稍长,一般以10-20分钟为宜。待冷后,用水轻轻冲洗,倾去涂片上的水。

3.用1%盐酸酒精液脱色10~30秒钟,以涂膜呈极淡红色为宜。用水轻轻冲洗完全冲去脱色剂,然后倾去涂片上的水。

4.滴加美兰液复染半分钟~1分钟,水洗,自然凉干,备检。

三、结果

ML染成红色,其它细菌(非抗酸菌)及细胞均染成蓝色。

四、注意事项

1.制作涂片用的载玻片一定要妥为清洗。确保清洁无油脂,否则滴加石碳酸复红染液后,染液易流动,不能集中在涂膜上。这样很易使涂膜上的染液干涸,使复红残渣难以脱去,造成镜检时的困难。

2.涂片染色前要仔细辨认涂膜面,勿误使涂膜面朝下。当涂膜较薄时易发生这种现象,应加注意。

3.勿用染色缸染色,以防涂片上的ML掉进染液,而造成其它涂片的假阳性。

4.每次染色的涂片不宜过多,一般5张左右涂片为宜。过多时照顾不过来,容易影响染色质量。

5.脱色步骤很重要。ML抗酸性比结核杆菌弱,较易脱色,因此,不要脱色过度。如有个别涂膜难以脱色,可个别处理,但应注意脱色时间不要过长,以免因脱色过度而造成假阴性。水冲时水流宜轻缓,但要冲洗充分。

6.染片宜自然晾干或加温使干,而不宜使用吸水纸。使用吸水纸时有可能沾去涂膜内的ML,也有可能在涂片染色过程中传递细菌。

7.涂片如不能立即染色,应固定后置标本盒内保存,保存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0天。染片应及时镜检,如不能及时镜检,应置于标本盒内妥为存放,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细菌脱色。

8.染片镜检毕,脱油后置标本盒内保存,备监督复查。一般须保存三个月。由于存放时间较长,细菌可能脱色,复查时可再行染色。同时应特别注意避光、防霉、防尘。

9.宜用优质碱性复红染料。染料存储年限过长,容易变质,应予注意。配好的复红染液要经常检查,如有沉淀须加热溶解过滤后使用或重新配制。

10.力求每次染色步骤前后一致。同室人员要统一染色操作规程,人人严格遵守。

注:

1、近年来有人推荐原田(Harada)氏染色法,用以提高ML的检出率,但目前尚未广泛采用。原田氏法,即涂片经固定后,用10%过碘酸(称取10克过碘酸,溶于100毫升蒸馏水内)室温浸泡2小时。然后按照Z-N法染色。经原田氏染色后,ML着色较Z-N法染色者为深,细菌指数及形态指数也多高于Z-N法染色的结果。

2、荧光素染色法:涂片固定后,用0.1%金胺O(即金丝雀黄。用5%石碳酸液配制)染5分钟,水洗;3%盐酸酒精脱色1分钟,水洗;0.1%高锰酸钾冲洗,立即倾去,再用1%美兰复染半分钟,水洗;空气干燥后用荧光显微镜检查,凡发金黄色荧光、边缘整齐、形态完整的杆状菌即为ML,应注意与非特异的荧光物质鉴别。

荧光显微镜检查ML阳性率较高,但菌的形态不易观察,易与其他发荧光的物质相混淆而致成假阳性,且需特殊设备,目前临床上应用还不广泛。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