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蛋白质利用的因素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科学普及出版社《淡水养实用技术手册》第382页(1459字)

(1)饲料中粗蛋白质数量 不同品种的鱼类,在不同生产情况下培育,均须给以适合数量与质量的蛋白质。但喂量过多,会降低蛋白质的利用率,饲养效果下降,造成饲料浪费。而供应不足,则鱼体会动用体内所贮存蛋白质,对鱼的生长不利。长期处于蛋白质短缺,鱼会发生血浆蛋白过低和血红蛋白减少的贫血症,其抗病力随之减弱;鱼体内某些激素和某些重要酶的形成也因而受阻,引起整个代谢过程发生紊乱,于是,生长停滞、贫血、消瘦、背部呈刀刃状、头盖骨突起、抗病力低、雄亲鱼精液品质下降、雌亲鱼怀卵量减少、性成熟周期推迟。

影响鱼类对蛋白质摄取量有水温、鱼的年龄等因素。尤其是对饲料中的蛋白质以外的能源的利用程度,不同鱼的利用率是不同的,所以对于饲料的其他成分,也必须充分地考虑。因此,要确定各种鱼类在不同条件下的蛋白质最适含量是比较困难的,表3-3是一些推荐资料,可供参考。

表3-3 鱼类应用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2)粗蛋白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 被消化吸收的粗蛋白质,正常情况下只有70-90%被鱼类利用,约有10-30%的蛋白质在体内分解,放出一部分能量(表3-4)。

表3-4 鱼类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当饲料中非蛋白质能量不足时,而且限量饲喂,将增大鱼类体蛋白的分解,以满足对能量的需要,但从尿中排出的含氮物也增加,这样从蛋白质利用或能量利用上都不经济,而且从生理上也不合理。显而易见,各种鱼类能量蛋白比(每公斤饲料里热量与蛋白质含量(%)之比用C/P表示)的应用标准,是衡量配合饲料营养组成比例是否合适一项指标。在日本的养鱼饲料中,肉食性鱼类的热量蛋白比控制在60-80,其中鳟鱼用饲料的C/P比为73,鳗鱼用饲料为77.5,鱼用饲料C/P特别低,只有63。我国鲤鱼鱼种饲养,每公斤配合饲料中最适的能量范围一般是3.100-3.600大卡之间,脂肪的含量可控制在5-7%之间,C/P比以97-116比较适宜。青鱼用饲料C/P比90-108,长江水产研究所草鱼颗粒饲料为149-190。饲料C/P比高,表示粗蛋白成分低,反之表示粗蛋白成分高。

(3)饲料的加工调制 豆科子实和生豆饼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素能削弱蛋白质在消化道中的分解。对它采用加热办法可以破坏抑制素,提高蛋白质的利用率(尤其是甲硫氨酸)在生产中,硬颗粒机或膨化硬粒机,在挤压制粒过程中产热一般能达80-120℃可以起到破坏抑制素的作用。

此外,难消化的饲料,对蛋白质的消化率也有影响。金鱼饲料中纤维素添加量多了,消化吸收就不规则。

如果饲料里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增高,蛋白质含量降低,那么蛋白质的消化率就下降(表3-5)。

表3-5 淀粉对虹鳟蛋白质消化吸收率的影响

以上几方面是影响粗蛋白质利用的主要因素,还有许多影响因素,特别是水域环境因子中的溶解氧和水温的影响,对养殖生产及鱼类对饵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