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暴发时的紧急处置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155页(7200字)
在养禽业中,尽管采取了各种严格的疫病预防措施,仍难免发生疾病。技术力量、设备条件较差的禽场和个体养禽户,尤其如此。家禽场中一旦有疫病发生,要尽早发现,尽快采取措施,争取把疫病消灭在萌芽或早期阶段。退一步说,也要尽可能地缩小疫病发生的范围,防止疫病大面积的发生,以减少经济损失。下列的技术措施有助于控制疫情,减少经济损失。
(1)经常观察,尽早发现疫情。
(2)分析饲养管理的因素,排除非传染性因素。
(3)封锁与隔离。
(4)消毒。
(5)及早诊治。
(6)加强护理。
(7)药物治疗。
(8)免疫治疗。
(9)紧急预防接种。
(10)预防伴发或继发感染。
(11)淘汰。
以上的部分技术措施,在本书的有关章节已经详细叙述,在疫病发生时,更应当按要求严格执行。本章就前面章节涉及较少的内容加以说明。
一、尽早发现
疫病的一个显着特点是具有潜伏期,病程的发展也有一个过程。由于家禽个体状况的不同,感染的时间不同,表现出临床症状的禽只有早有晚,总是部分禽只先发病,表现出前驱症状,然后才是整群发病。因此,只要勤于观察,是能够做到早期发现疫情的。
(一)疫情发生初始的一般症状
1.精神 病禽一般均表现为精神忧郁,闭目蹲伏不愿走动,被毛逆立、翅下垂,饲养人员进入禽舍后,反应迟钝。
2.食欲和饮欲 食欲下降,采食量下降,病禽对喂养反应不积极。在疫病发生的早期,饮欲一般不会下降,甚至可能由于发热,水分消耗增多,饮水量还可能稍有增加;后期饮水量也会下降。
3.呼吸 呼吸粗重,呼吸次数增多,把病禽放在耳边听得更为清晰,夜间,有的病禽可有严重的啰音,呼吸时发生“呼噜呼噜”的声音,还不时张口呼吸、甩头等。
4.粪便 家禽发病时,往往有粪便的变化如粪便变稀,呈稀泥状、水样等,颜色改变如由正常的黑褐色变为黄、绿、白等,有时粪便中还可夹有黏液、血液等。
5.体温 家禽发生疫病时,体温一般升高,有经验的人员,用手摸即可查知,雏禽体温升高时,表现为身体发抖,喜欢挤堆(扎堆),靠近热源等。
6.皮肤及衍生器官 健康家禽皮肤柔软而有弹性呈黄色、白色、黑色等,随种类和品种的不同而不一样,冠和肉髯柔润光滑,颜色鲜红,耳垂颜色有红、白两种。
发病后这些器官会出现异常变化,鸡传染性贫血、球虫病、禽伤寒等,会造成冠或肉髯苍白;鸡新城疫、禽霍乱、败血性疫病会引起冠及肉髯呈青绿色;淋巴白血病、慢性球虫病引起鸡冠发育停止或萎缩。皮肤型鸡瘟在鸡冠、肉髯、喙、眼皮、腿、趾等部位出现痘疹,从眼眶下孔到颜面,肉髯肿胀经常是传染性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特征,鸡的肉髯肿胀也见于慢性鸡霍乱。
7.产蛋 产蛋的多少是产蛋禽群健康状况的指标,因此详细记录和分析产蛋率曲线,观察蛋的形状,弹壳的硬度等往往有助于发现疾病。
如果发现上述全部或部分症状,应当认为禽群中已经出现了疾病。关于疾病的症状表现,请参阅本书“禽病的诊断”一章。
(二)排除非传染性原因
虽然应当谨慎细致地查找可能存在的传染病,但更应当首先查找饲养管理上的原因,许多饲养管理上的失误常常会导致严重的疾病。如果把非传染性的疾病当作疫情来处理,不仅浪费人力物力,而且处置效果也不会好。
下面这些饲养管理失误是常见的非传染性疾病发生的原因:断喙错误、摄入垫料和废料、饲养和饮水断绝、幼雏受寒、粗暴抓取、药物注射不当、密度过大、通风不良、光照不足、相互咬啄、饲料质量低劣、营养成分不全面或达不到要求、饲料里有引起拒食的成分、饲料配合错误、颗粒饲料大小不合适、老鼠的侵扰等。
二、封锁和隔离
一旦排除了饲养管理的原因,那么下一步就应当根据禽场的设计和规划,封锁、隔离部分禽舍、分场或整个养禽场。
封锁和隔离的具体措施请参阅上节。
三、及时诊断
在疫情发生后,应尽快召请兽医师到现场诊断,或向实验室提交典型样品。尽快做出诊断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禽场面对疫病威胁时,决不能以任何理由拖延,禽场不能因害怕由于公开疫情影响信誉而试图掩盖某种疫病,因为纸里终究包不住火,它迟早会被公开的。
对于一些疫病,并不一定总是能够进行治疗或控制的,重要的是在疫病暴发后及时做出准确的诊断,以便今后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亡羊补牢,犹未为迟。
尽早诊断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兽医人员在已有资料证据或可能做出判断时,即刻提出建议,以便尽早采取治疗或控制措施。
诊断家禽的传染病,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即现场检查和实验室的检验分析。一般的检验分析,在大多数实验室都可以完成,但特殊的诊断如细菌、病毒的血清学分型则需要在专门的实验室内进行。
有关家禽疫病诊断的详细内容请参阅第二章。
四、紧急接种
在家禽疫病已经确诊的基础上,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疫病,应对疫区和受威胁区的家禽进行“应急”性的免疫接种即紧急接种。紧急接种既能预防未感染动物免受感染,有时又起一定的治疗作用。
(一)紧急接种的对象和范围
紧急接种的对象包括:①有典型症状或类似症状的家禽;②未发现任何症状,但与病禽及其污染的环境有过直接或间接接种的可疑感染家禽;③与病禽同场或距离较近的其他易感家禽。
禽场对传染病经常处于戒备状态,如果本场某些禽群或邻近其他场的禽群发生了疫病,就是由戒备转入临战状态的信号。这一信号一出现,防疫人员就要检查自己的禽群的防疫状况,包括家禽的免疫抵抗力,如果免疫抵抗力低于免疫临界线,就应当实施紧急接种。
(二)疫苗紧急接种
疫苗紧急接种对病毒性传染病有很好的效果。实践证明,使用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对病毒性的急性传染病,如鸡新城疫、鸭瘟、鸡喉气管炎、小鹅瘟都有很好的效果。对细菌性传染病,如禽霍乱、大肠杆菌等在积极使用抗生素和化学疗法的同时,也应当配合应用疫苗紧急接种,因为抗微生物药物只能杀灭或抑制家禽体内的病原体,而对环境中的病原体作用不大,只有免疫接种后,家禽产生了免疫力;才能抵抗环境中病原体微生物的再感染。
以前有一种看法,认为对于病禽不应当施行紧急接种,恐因此而加重病情。疫苗紧急接种,确会加速危重病禽的死亡,不过实践中发现,对于感染发病初期的家禽,紧急免疫接种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机制目前还不太清楚,有人认为这与疫苗接种后激发了细胞免疫功能或促进干扰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有关。权衡利弊,在家禽业中,还是应当对病禽实行紧急接种的。毕竟家禽不是人,我们重视的不是个体的生命,而是群体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紧急接种的疫苗可以是弱病毒、灭活菌,有时还使用强毒苗。表3-1是疫苗紧急接种控制的疫病及紧急接种的疫苗的种类和用法。
表3-2 疫苗的紧急接种控制
用强毒株作紧急预防在家禽中比较成功的仅有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一例。其优点是能够就近及时地取得“疫苗”,对于同群未发病的鸡只有良好的防疫作用,其缺点是极易散毒,在非疫区禁止使用。
(三)被动免疫接种(免疫治疗)
动物获得外源抗体而且有某种疫病的特征性免疫力即为被动免疫。外源抗体的来源包括:①经过多次免疫的家禽的血清或卵黄,简称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②康复家禽的血清或卵黄;③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成本太高,康复禽的血清或卵黄抗体效价较低,并有残余病原微生物的可能,因此实际应用的外源抗体多为高免血清和高免卵黄。
使用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作紧急注射的最大优点是,它们对病禽有治疗作用,对健禽则有预防作用。可谓有病治病,无病防病。使用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治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小鹅瘟、鸭病毒性肝炎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被动免疫接种是控制疫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有其本身的缺点。
(1)抗体消失快:家禽体内的外源性抗体一般在7~10天差不多就消失了。外源性抗体迅速消失,而环境中的病原没有被完全除去或杀灭的话,则可能再次暴发疫病。
(2)不可能发挥细胞免疫的作用:特异性免疫力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两大部分,被动免疫治疗只接受了抗体,就不能发挥细胞免疫的作用,因此高免血清或卵黄对治疗病毒血症为主的疫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小鹅瘟、鸭瘟效果较好,否则效果较差。
(3)有携带潜在病原的可能:由于抗体或高免血清均在临床健康禽来制备,这些家禽包括SPF鸡,仍可能带有一些病原因子,它们可能通过血清或卵黄传播,通过严格的检测,能减少一部分潜在的病原。但不能完全排除。
由于被动免疫接种具有这些缺点,因此它只能作为家禽疫病防治的权宜之计或应急措施,而不能因有这些制剂而忽略其他的预防措施。
(四)紧急接种的注意事项
1.注意接种顺序 紧急接种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将临床健康禽与病禽分开接种,或者先接种临床健康鸡,再接种发病鸡。
2.要做好注射器和家禽皮肤的消毒 注射时经常更换注射器针头,在疫病发生的情况下,每注射50~100只禽即应换一个针头。也可将数十个注射针头浸泡在刺激性较小的消毒液如0.2%的新洁尔灭中,轮换使用。
3.预防超敏反应的发生 重复的被动免疫接种,会引起超敏反应的发生。对于1周以后的再次被动免疫接种,最好不采用注射的方式,而应加大高免血清或卵黄的量,以口服方式投给。
五、护理和辅助治疗
(一)护理
不论禽群里有几百还是成千上万只病禽,护理对疾病的转归都有重要作用。
1.提高室温 疫病的特征之一就是动物机体因抵抗疾病而发热,虽然体温升高,但家禽仍会感到寒冷。因此应当提高室温1~2℃。
2.加强饮水管理 患病期间,有必要在禽舍内增添临时饮水器,因为病禽没有力气或主动性寻找饮水,饮水不足,它们会很快脱水,这是走向死亡的第一步。
饮水应当新鲜而清洁(或加药),加入一些糖有助于增加病禽的饮水量。水禽或火鸡的运动场排水必须良好,因为病禽容易从最近的水坑、水池饮水,而这些地方已可能被污染。
3.改善饲料的适口性 如果管理人员走进禽舍,搅动饲料和开动送料斗或是添加少量新鲜饲料,一般都可能促使病禽采食。有时在饲料里加一点甜味或香味剂,便可增加病禽的采食量。有些抗生素加进饲料后似乎也可促进饲料消耗,但凡是添加的东西不合家禽口味的应立刻去掉。
4.经常惊醒病禽 有时病禽的精神非常沉郁,处于垂死状态,管理人员应在它们之中经常走动,惊醒它们,以便促进其采食和饮水。
(二)辅助治疗
在疾病的过程中,家禽食欲、有时亦有饮欲下降,摄入的蛋白质、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平大大低于它本身维持生命和抵抗病原体的各种反应的需要,因此在发病期间,有必要在饲料或饮水中添加额外的营养物质,进行辅助治疗,帮助家禽抵抗疾病、恢复体力,即增强抵抗能力。
1.病禽额外营养需要
(1)能量:病禽的能量摄入减少,但能量需要增加,应当在饲料中额外加入玉米,如果可能的话,也可在饮水中加入乳清、糖(葡萄糖或蔗糖)来提供热量,但切不可增加脂肪水平来提供热量。相反,病禽日粮中的脂肪水平必须降低,因为脂肪是很难消化的。
(2)蛋白质:病禽的蛋白质需要增加,疾病期间再提高鱼粉在家禽口粮中的比重2%~3%。
(3)维生素:
维生素A:对大部分病禽来说,在饲料中加入2~3倍于正常水平的维生素A是适当的。
维生素K:对于各种传染病引起的败血症和球虫病引起的肠道出血都有极好的治疗作用,在上述疾病期间,可于每吨料中添加10克维生素K。
B族维生素:许多B族维生素是酶的辅助因子,它们有助于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消化和利用。在疾病期间,维生素B(核黄素)的需求可比正常时多出10倍。其他B族维生素(烟酸、泛酸、维生素B1、维生素B12)的需求为正常量的2或3倍。
维生素C和维生素E:维生素C和维生素E能增强机体的抵抗疾病能力。每吨饲料中加入60克维生素C对病禽的恢复很有帮助。
矿物质:主要是氯化钠,疾病期间,家禽对氯化物的需要量可增加一倍。
2.辅助疗法 如果是自己调配饲料,可将上述家禽额外需要的能量,蛋白质饲料、矿物质和维生素及抗生素加入饲料中。也可将这些营养物质加入饮水中,直至疾病恢复。也可购买速补-14或其他维生素、矿物质辅助治疗型的添加剂加于饮水或饲料中。
在家禽腹泻期间,饮水中加入口服补液盐,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价值。但应注意,口服补液盐不可全天投给,每次饮用1~2小时,每日3次即可,连续5~7天,否则也会引起家禽食盐中毒。
六、预防并发和继发感染
家禽在发病后,抵抗力下降,其他病原微生物会趁虚而入,甚至在正常条件下不致病的微生物也会加重病情,因此治疗原发性疾病时,必须预防并发或继发感染,通常在家禽的饲料或饮水中添加广谱抗微生物药物以达到这个目的,但应注意,许多抗微生物药物对家禽有毒性,并且病禽的肝、肾功能降低,在疾病期间应选择毒性较低的药物,并适当降低药量。
不但有细菌的并发和继发感染,也有病毒的并发感染,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生时,经常发生鸡新城疫的并发或继发感染,因此一种疾病发生时,也要注意可能发生的其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