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禽病手册

鼻气管鸟杆菌(ORT)病

书籍:禽病手册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禽病手册》第473页(4833字)

鼻气管鸟杆菌(Ornithobacterium rhinotracheale,ORT)是新近发现和命名的引起家禽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鼻气管鸟杆菌病在商品化养禽业中呈世界性分布,该病最主要的症状是气囊炎和肺炎,致使和火鸡生长迟缓和死亡。本病由于造成死亡率增加,提高了治疗成本,增加了死淘率,蛋产量和品质下降及孵化率低下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一、历史

1991年南非学者观察到肉鸡的一种新的呼吸道疾病。约在28日龄时开始出现打喷嚏等轻微呼吸道症状。症状一直持续到育肥末期,并伴随死亡率增加,生产性能(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降低。尸体剖检最显着的特征性病变,见腹气囊有白色泡沫“酸奶样”渗出物。细菌培养发现一种生长缓慢,多形性,革兰氏阴性,尚未鉴定的杆状细菌。在此之前,法国(1981)、英国(1986)、以色列(1986)、匈牙利(1987)先后从患呼吸道症状的肉鸡、鸭、火鸡中相继分离到类似细菌。德国(1991、1992、1993)、荷兰(1993)、美国(1995)也从患病火鸡中分离到这种细菌,并验证与南非分离到的菌株相同。在1994年以前,许多学者为该菌用了不同名称:类巴氏杆菌、类鸭疫里默氏菌、类黄杆菌或类副鸡嗜血杆菌等。到1994年建议该菌归鸟杆菌属,rRNA第五超科,并确定鼻气管为命名,全称鼻气管鸟杆菌(ORT),其病名称为鼻气管鸟杆菌病。目前,已清楚ORT可在禽类中引起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其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病程及死亡率因环境因素而差别极大。如管理条件差、通风不良、饲养密度大、卫生不良、垫料污湿、氨气浓度高,并发和继发性感染对本病均可造成影响。

目前,已有欧洲、以色列、南非和美国报道从禽类中分离到ORT,但很可能呈世界分布。

二、病原学

现已清楚,鼻气管鸟杆菌(ORT)为革兰氏阴性,无运动,多形性,杆状的无芽孢细菌,属rRNA第五超科。ORT菌株的G+C含量在37%~39%之间,大小为0.2~0.9微米×1~3微米,具有化学器官趋化性和嗜常温新陈代谢特性。分类学上与噬纤维菌属、里默氏菌属、黄杆菌属、韦克斯杆菌属与孢噬纤维菌属和嗜二氧化碳噬细胞菌属为邻。

该菌在微氧(5%~10%CO2)条件下,37℃于绵血琼脂上培养48小时生长最佳,此条件下,培养24小时,就长成针尖状小菌落,48小时可见圆形、灰到灰(白)色、奶油状、1~2毫米大小不一的小菌落,有时稍呈亮淡红色。并散发出类似丁酸样气味。接着再培养,菌落大小就比较一致。由于该菌菌落较小,尤其只培养24小时时,易被其他生长旺盛的细菌(如大肠杆菌)所抑制或掩盖。目前,还没有一种理想的选择性培养基,但在绵羊血琼脂上加庆大霉素和多黏菌素(各5微克/毫升)可抑制污染样品中大肠杆菌的生长。因为只有90%的ORT菌株对这两种抗生素有耐受性,在培养ORT时,还要有不加这两种抗生素的绵羊血琼脂培养基。该菌在其他一些培养基上,如麦康凯琼脂平板、远藤氏琼脂平板、Gassner琼脂平板、Origalski琼脂平板或西蒙柠檬酸盐琼脂平板上不生长,在TSI琼脂斜面生长不良。分离的ORT菌株过氧化氢酶阴性,氧化酶阳性,以Christensen尿素琼脂和尿素肉汤测定尿素酶产生不稳定,有时需延长培养到7天才出现阳性反应。在硫化吲哚运动性培养基或PPLO培养基中不产生吲哚,所有ORT分离株在O-硝基酚β-D吡喃半乳糖肉汤中可产生β-D-吡喃半乳糖苷酶,不液化明胶,但可产生透明质酸酶。其发酵碳水化合物能力可用含2%鸡血清的1%碳水化合物酚红肉汤来测定。大多ORT分离株可发酵葡萄糖、半乳糖、乳糖、麦芽糖和果糖,但不很稳定;不发酵肌醇、棉子糖、山梨醇、海藻糖和木糖。

大多ORT分离株不能用标准生化试验,而用两种市售试剂盒(api-NFT和api-ZYM)进行生化测定。用api-NFT试剂盒测定时,大多ORT分离株尿素酶反应阳性。所有ORT分离株β-D-半乳苷酶(PNPG)阳性;用api-ZYM时,ORT分离株碱性磷酸酶、酯酶、脂肪酶、亮氨酸氨基肽酶、缬氨酸氨基肽酶、α-半乳糖苷酶、β-半乳糖苷酶糖、α-葡萄苷酶和N-乙酰-β-葡萄糖胺酶均为阳性。

应用单价抗血清作凝胶免疫扩散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已鉴定出12种不同的ORT血清型(A~L)。鸡的95%ORT分离株鉴定属于血清A型,而火鸡的ORT分离株主要是A型(58%)、B型(27%)、D型(7%)和E型(5%)。

三、发病机理、症状和流行病学

对四大洲8个国家55个ORT分离株的鉴定表明,该病是新近从野生鸟群传染给家禽的。鸡和火鸡可自然感染本病,目前,还报道从白嘴鸦山鹑、欧石鸡、雉和鸽中分离到ORT。

实验证明,本病可经气雾攻毒引起水平传播外,还可经卵引起垂直传播。实验感染55周龄种用火鸡,证明ORT能在卵巢和输卵管中存活,而不引发临床症状。另一项实验是从已知有ORT感染火鸡的血清阳性种禽群孵化的肉鸡和火鸡,在完全隔离条件下,饲喂消毒灭菌饲料和饮水。经气雾感染ND(新城疫)或TRT(火鸡鼻气管炎)病毒,结果诱发了ORT病,并从肿大气囊中培养分离到ORT,这个例子说明ORT可经蛋或泄殖腔污染而传播。也有人从1日龄雏禽的蛋壳或卵黄囊分离到ORT,这些研究结果及大田观察证明,ORT的垂直传播。因此,在短时间里该病就呈世界性分布也就不足为怪了。

除3~4周龄鸡易发本病外,24~54周龄肉用种鸡也可感染此病,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在产蛋高峰期,还表现采食量、产蛋量下降,蛋壳质量低劣,蛋变小等。仔鸡感染本病时,主要表现是3~4周龄左右出现轻微呼吸道症状。死亡率稍增,屠宰加工时淘汰率增加。

本病多见于2周龄火鸡,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流鼻涕、面部和眶下窦肿胀,此外还可见精神沉郁、羽毛蓬松、采食量和饮水量减少、死亡率增高。而14周龄以上成年火鸡和母火鸡感染本病时可见更严重的病症,表现为死亡率突然上升,精神轻度沉郁、咳嗽、明显呼吸困难,咳出带血黏液,最后死亡。

自然感染本病的临床病鸡和火鸡可见单侧肺炎,胸膜表面呈多量纤维素性渗出物,此病变与火鸡霍乱相似,但受损程度和范围更小。另外,还可见轻微气管炎、纤维素性异嗜性气囊炎、心包炎和腹膜炎。自然感染病例的主要组织病变为肺充血,毛细血管和副细支气管腔中积聚大量纤维蛋白,并混杂巨噬细胞和异嗜细胞,肺间质见巨噬细胞和少量异嗜细胞浸润,副细支气管腔周围见弥漫性融合性坏死灶,且波及邻近肺实质。毛细血管扩张,并充满纤维蛋白性血栓。胸膜和气囊明显膨胀,间质性纤维蛋白性渗出,弥漫性异嗜细胞浸润,散在局灶性坏死异嗜细胞浸润和纤维化。

四、诊断

由于本病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所见与其他一些细菌性和病毒性疾病相似,须经分离和鉴定病原菌才能做出确切诊断。

气管、肺和气囊是分离ORT的最佳组织,眶下窦和鼻腔也适用于ORT分离,但易被生长旺盛的其他细菌所掩盖。野外病例的心血和肝组织培养呈阴性结果,但实验感染病例的可从心血和肝组织以及脑、卵巢、输卵管和脾脏分离到ORT。分离培养ORT可用常规的非选择性血液琼脂平板或巧克力琼脂平板,革兰氏染色可见特征性多形性革兰氏阴性细菌。过氧化氢酶阴性,氧化酶阳性。

用ELISA可检测1日龄雏禽和卵黄及有临床症状禽类中的ORT抗体,因此ELISA可用于诊断,其血清型特异性还不甚理想。荷兰学者研制的商品化ELISA诊断试剂盒(Biocheck,Gou da)能检测12个已知ORT血清型中的9个血清型。野外感染后1~4周出现抗体高峰,以后迅速下降,因此,群体检测应采取不同日龄样品进行检测。德国学者建立了间接ELISA并用于监测禽群的感染本病情况,发现肉仔鸡群ORT抗体阳性率22.2%(2/9),肉用种鸡群ORT抗体阳性率为77.3%(17/22),而曾经或正在患呼吸道病的商品代火鸡群的阳性率为69.2%(27/39)。

本病极易与其他呼吸道疾病相混淆,如禽霍乱,大肠杆菌病,鸭疫里默氏杆菌病及鹦鹉热衣原体病。需要与ORT进行生物化学试验鉴别的细菌有黄杆菌、噬细胞菌、嗜二氧化碳噬细胞菌、类溶血性巴氏杆菌、伪结核耶森氏菌、禽博代氏菌和副鸡嗜血杆菌。要注意如不分解尿素,应用api-NET易把ORT错误鉴定为溶血性巴氏杆菌,故不能将api-NET单独用于ORT的鉴定。聚合酶链反应试验适合于ORT的鉴定,并还可用于检测蛋、粪便、灰尘或组织样品中的ORT,很适合于流行病学研究。

五、治疗和控制

ORT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很不一致,并且与菌株来源有关。在德国,90%以上的分离株对恩诺沙星有抗药性,而法国和比利时的ORT分离几乎都对这种抗菌药很敏感。同时还发现欧洲的分离株对庆大霉素、氨苄青霉素、阿布拉霉素、新霉素、三甲氧苄二氨嘧啶和磺胺增效剂不敏感。对林可霉素、强力霉素和氟甲喹,据报道有获得性抵抗力。

患病火鸡用常规口服治疗证明效果不佳,尤其是在出现肺炎时,如应用恩诺沙星和甲氧苄啶加磺胺就无效或效果差。有时候注射四环素及合成青霉素(通常两次)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有时药物治疗无效,几周内损失可达25%,这种情况在荷兰所获的ORT分离株几乎都对氟甲喹有抗药性,而对四环素和氨苄青霉素敏感。德国一项调查显示德国分离株对恩诺沙星、新霉素、庆大霉素和甲氧苄啶加磺胺有抗药性,而对四环素和强力霉素则都敏感。后三种抗菌药在德国或英国经饮水服用效果理想。

在法国所有被调查的ORT分离株对庆大霉素和多黏菌素都敏感。美国所有的ORT分离株对苄氨青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壮观霉素敏感。68个分离株对新霉素、沙拉氟沙星和四环素敏感,另有一些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和甲氧苄啶敏感。可以看出美国分离株和德国分离株至少对红霉素和沙拉氟沙星的敏感性上差别很大。金霉素(5毫克/千克)经饮水服用,连用4~5天效果良好。在大田条件下,应用强力霉素(2.5毫克/千克)饮水3~7天效果也较理想。

尽管目前尚无市售疫苗可以应用,但大田免疫接种自家油佐剂灭活苗有良好效果。1日龄火鸡和肉鸡免疫接种菌苗对同源株气雾攻毒诱发相当的保护性。油佐剂菌苗能显着降低ND病毒刺激后用ORT气雾攻毒26周龄肉鸡气囊炎发生。这种苗对TRT病毒刺激后用ORT气雾攻毒火鸡引起的增重下降,肺炎及气囊炎有部分保护作用。目前,虽然实验证明用活菌苗免疫接种是可行的,但实际上仍行不通。因为所有ORT菌株在病毒刺激后都有致病性。

上一篇:鸡疏螺旋体病 下一篇:禽病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