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片吸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肉饲养技术手册》第174页(2319字)

羊肝片吸虫病是羊等反刍动物的主要寄生虫病之一。在我国病原是肝片形吸虫和大片形吸虫,寄生于肝胆管中,也可寄生于人。该病能引起羊的急性或慢性肝炎和胆管炎,并拌发全身性的中毒现象和营养障碍,危害严重,可引起绵羊大批死亡。

病原:

1.肝片形吸虫 虫体扁平,外观呈叶片状,自胆管取出时呈棕红色或浅红色,经福尔林固定后变成灰白色。长20~35毫米,宽5~13毫米,虫体大小因寄生的数量多少而有一定的变化。虫体前端呈圆锥状突出,锥状突后方两侧变宽成肩部,肩部以后逐渐变窄。体表生有许多小刺。口吸盘在前端,腹吸盘在肩部水平线上。生殖孔在口、腹吸盘之间。

虫卵呈长卵圆形,黄褐色,较窄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卵盖。卵壳较薄而透明。

2.大片形吸虫 其形态与肝片形吸虫基本相似,虫体呈长叶状,长33~76毫米,宽5~12毫米;肩部不明显;虫体的两侧边缘比较平行,前后的宽度变化较小,后端钝圆;虫卵为深黄色,明显大于肝片形吸虫卵。

发育史:两种片形吸虫的发育史基本相同。成虫寄生于羊的肝脏胆管和胆囊中,虫卵随胆汁进入消化道,随粪便排出体外。在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卵在水中孵出毛蚴,遇中间宿主锥实螺时,钻入其中发育成尾蚴,尾蚴从螺体逸出后,附着在水草上变成囊蚴,羊吞食有尾蚴的水草而感染。囊蚴进入羊消化道,在十二指肠内形成幼虫,经三条途径到达胆管寄生:一条是穿过肠壁到腹腔,经肝包膜进入肝脏,达到肝胆管内,大多数虫体是走经这一途径移行的,也是临床上引起羊急性死亡的原因;另一条是幼虫进入肠壁静脉,经门静脉入胆管;再就是从十二指肠的胆管开口处进入胆管。

自尾蚴进入羊体内到发育为成虫,约经3~4个月。成虫可在胆管内生存3~5年。

该病呈一定的地方流行性,且主要流行于春末及夏秋的温暖、多雨季节,在低洼和沼泽地区也多发生本病。

症状:羊肝片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因感染强度和羊只的抵抗力、年龄、饲养管理条件等不同而有所差异。轻度感染时病羊常不表现症状,感染数量多时(羊约50条成虫),可表现症状,幼羊即使轻度感染也能表现症状。

绵羊最敏感,最常发生,死亡率高。

急性型:感染季节多发生于夏末和秋季,当羊在短时间吞食大量的囊蚴时,遭严重感染,可使患羊突然倒毙。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降低或废绝,腹胀,偶有可见腹泻;随后出现黏膜苍白,红细胞、血红素显着降低等一系列贫血现象。严重的病例可在几天内死亡。

慢性型:较为多见,是由寄生于胆管中的成虫引起的。病羊逐渐消瘦,黏膜苍白,贫血,被毛粗乱,眼睑、颌下、胸腹皮下出现水肿。食欲减退,便秘和下痢交替发生,一般见不到黄疸现象,随着病程的延长,病羊体质下降,经1~2个月因恶病质而死亡,有的可拖到下一年。

病理变化:剖检时主要可见肝肿大,肝包膜上有纤维素沉积,出血;腹腔中有带血色的液体,有腹膜炎变化。慢性的可见肝脏萎缩硬化,小叶间结缔组织增生;胆管扩张,增厚,变粗,象绳索样凸出于肝脏表面,挤压切面时,有粘稠污黄液体及虫体流出。

诊断:该病可根据病羊的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虫卵检查及剖检等几方面综合判断。

预防:

1.驱虫 羊片形吸虫病的传播者是病羊和带虫者。因此,驱虫不仅有治疗作用,也是积极的预防措施。我国可根据不同的地域,进行各自的定期驱虫。

2.消灭中间宿主 灭螺是预防本病的重要措施。应大力兴修水利,改变螺蛳的生活条件,同时加以化学灭螺。

3.粪便处理 在有条件的地方,统一将粪便进行发酵处理。

4.加强饲养管理 选择干净、卫生的饮水和饲草。

5.放牧地的选择 尽可能地选择地势高而干燥的地方作放牧或建牧场。如果必须在低洼潮湿的地方放牧,应考虑有计划地分段使用牧场。

治疗:常用药物有以下几种。

1.硫双二氯酚(别丁) 每千克体重100毫克一次灌服。其副作用是病羊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拉稀。

2.硝氯酚(拜尔9015) 按每千克体重4~6毫克,一次灌服。该药对成虫有效。

3.双乙酰苯氧醚 该药对童虫有效,每千克体重100毫克。

4.溴酚磷(蛭得净) 该药对成、童虫都有效,每千克体重12毫克,一次灌服。

5.硫溴酚(血防846) 按每千克体重125毫克,一次口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