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穗雀稗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19页(665字)

图2-4 双穗雀稗

〔学名与别名〕 Paspalum distichum L. 红绊根草、过江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地下横走根茎及匍匐茎,高20~60厘米。秆较粗壮而斜生,节上被毛。叶片条状至条状披针形;叶鞘松弛,背部具脊,通常边缘上部具纤毛;叶舌膜质,长1~1.5毫米。花序总状2(3)枚,呈指状排列于秆顶,长2~5厘米;小穗椭圆形,长约3毫米,成2行排列于穗轴的一侧;第一颖缺或微小;第二颖被微毛,与第一外稃等长,中脉明显;外稃硬纸质,灰色,先端有毛。颖果椭圆形,淡棕色。

〔生物学特性〕 主要以根茎和匍匐茎繁殖。根茎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性很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4月初根茎芽开始萌发,6~8月生长最快,并产生大量分枝,花期较长,可从6月延至10月。1株根茎平均具30~40个节,最多达70~80个节,每节有1~3芽,每芽都可长成新枝。因此,双穗雀稗的繁殖力极强,蔓延迅速,很快形成群落。

〔分布与危害〕 在我国多分布于河南、江苏、湖北、湖南、浙江、台湾、广东、广西和云南等地。常以单一群落生于低洼湿润沙土地及水边。

主要危害油菜、棉花、豆类、瓜类和水稻等。除了直接危害作物,还是叶蝉、飞虱、稻纵卷叶螟等害虫的越冬寄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