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的改变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田杂草防除手册》第336页(683字)

种植抗除草剂作物可促进耕作制度和种植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和农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例如,旱稻具有省工、节水的优点。由于没有好的旱稻除草剂,在推广这项技术中遇到杂草难防治的问题。在北方小麦-玉米连作区,小麦秸秆还田和免耕或少耕技术能提高土壤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水土流失,防止小麦秸秆焚烧对空气的污染。在该项技术的推广中也同样遇到杂草难防除的问题。培育抗除草剂的旱稻、玉米品种,可解决这一问题,加快这些技术的推广。

应用抗除草剂作物并不是杂草防除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而只是为农民防除杂草提供了较大的选择余地。单一的化学除草不能完全解决草害问题,在抗除草剂作物上完全依赖某种除草剂来防止草害,将会提高除草剂的选择压而加快抗性杂草的发生,造成杂草群落结构的改变,从而使得杂草更难防除。所以,我们必须将抗除草剂作物的应用纳入杂草综合防治体系,把该项措施与其他杂草防除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经济、有效防除杂草的目的。

在大田释放抗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后,首先必须加强抗性作物抗性基因表达酶蛋白的检测,避免抗性的不稳定性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是加强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移动及杂草抗药性发生情况的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整抗除草剂作物的布局,防止抗性杂草的产生;三是要加强监测释放抗除草剂作物后生态环境的变化及抗除草剂作物的食品安全。因为,转基因作物对环境的影响及安全性具有难以预见性,因此必须长期进行监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