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类杀菌剂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农药使用技术手册》第149页(1363字)
三唑类杀菌剂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问世的新类型,由于其特殊作用,很快受到各方重视,得到快速发展,已有许多产品上市,对发展农业生产、防治重大病害起到重要作用。90年代中期三唑类杀菌剂在国际市场份额中已居内吸杀菌剂之首位,约为19%~20%,同期苯并咪唑类只占有8%的份额,可见三唑类是应用广及受欢迎的类型。我国目前使用量及生产销售量最大的仍为多菌灵,三唑类尚有待发展。
我国生产的三唑类有三唑酮、烯唑醇、三唑醇、腈菌唑等品种,国外产品先后引进了杜邦的氟硅唑(福星),拜耳的戊唑醇(立克秀),诺华公司的丙环唑(敌力脱)、噁醚唑(苯醚甲环唑、敌萎丹),日本北兴公司的亚胺唑(霉能灵)等多种制剂或商品,有的已有销售。从总的形势看,现阶段使用范围广、销售多的以国产三唑酮为最。
三唑类的抑菌机制是在植物体内抑制病菌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干扰和抑制菌的附着孢与吸器的正常发育,导致菌丝的生长、孢子的形成受阻。藻菌类无菌丝隔膜,三唑类对藻菌无效。三唑类在植物活体中的活性很强,但离体的效果则很差。除此之外三唑类尚有一些共有特点:
高效 三唑类与已往使用的保护剂相比,药量减少很多。以防治麦类锈病为例,使用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最低每公顷应用1~1.5千克(有效成分),并至少喷药2次,在相同的病情若用三唑酮,只需有效成分120~150克,防治1次,一个生育期三唑酮用量只是代森锌的1/20。如果以拌种防病来比较,也很显着,防治麦类黑穗病,拌麦种100千克,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需有效成分250克,用三唑酮只需有效成分7.5~15克,是上述药的1/33~1/16.6。故三唑类的用药量、防病次数、用药成本费等均有大幅度下降。
广谱 三唑类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的许多重要病原菌都有很高活性,因此对很多重要的难治病害,均可有效防治,如对多种作物的锈病、白粉病、黑穗病和许多叶部病害,防效均极突出。
内吸传导性强 以三唑酮为例,施用于作物上能很快被吸收,一般经2小时,作物吸收的药量已能抑制白粉菌的生长。作物的根可以吸收三唑酮,并向上传导到地上部分,利用这一特点采用种子处理的办法除治种传的黑穗病外,还能防治苗期的叶部白粉病、条锈病。叶面施药,从叶茎可向叶尖输导,叶鞘受药能向叶部输导。缺点是仅叶尖受药时,向下输导则很少,并只能在同一张叶片内传导,不能输导到另一片叶。若禾本科植物受药时尚未抽穗,心叶有可能未被喷药,待其长出,遇到病菌仍能被侵染。
持效期长 土壤处理其药效可持续近100天,种子处理持效期60天以上,叶片受药后,持效15~20天,均高于一般杀菌剂。但持效与药量有关,若剂量小,持效期相应减少。
有多种作用 三唑类有很强的保护作用,较好的治疗作用,还有熏蒸、铲除作用。因此,适用于各种防治措施,尤以叶面喷雾的施药时间幅度,比一般杀菌剂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