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神经内科手册

面神经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医古籍出版社《神经内科手册》第597页(5877字)

面神经炎(facial neuritis)又称面神经麻痹或贝尔(Bell)麻痹,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其与颅内肿瘤、炎症、血管病变、外伤等累及面神经产生的继发性面神经麻痹有别。属中医学“口僻”、“僻”、“口眼歪斜”痿病范畴。

【病因病机】

一、西医病因病理

(一)最常见原因为风寒侵袭面部引起营养面神经的血循环障碍(血管痉挛等)或非特异感染所致。

(二)急性病毒或风湿导致的面神经损害(肿胀、受压、髓鞘受伤、轴索变性)或膝状神经节的炎性反应,如疱疹、腮腺炎、麻疹、流感、巨细胞病毒与风湿病等。

(三)耳源性炎症的并发症,如中耳炎、迷路炎、乳突炎等累及面神经的炎性损害。

二、中医病因病机

正气不足,络脉空虚,卫外不固,风邪入中脉络,使病所气血痹阻,经筋失养。病因以风邪为主,次为风寒、风热,或痰瘀相杂。鉴于外风与内风之间互为影响,致使本病内外合邪为患,病情错综复杂。

【临床表现】

一、症状与体征

(一)症状:病侧颜面不适(麻木、沉重、发紧甚至僵硬等),或伴有耳后疼痛,口涎外流、听觉过敏,眼干或流泪,面部出汗障碍等。

(二)体征:主要有Bell现象(闭眼时,麻痹侧眼球上窜或内转,可见角膜下方露出巩膜),口角歪斜、眼裂增宽、眼睑闭合不全、病侧额纹消失、舌前2/3味觉障碍(减低或倒错)、鼓腮、噘嘴、吹口哨等动作不能完成,或有乳突及耳部压痛、感觉减退和外耳道、鼓膜疱疹,形成亨顿(Hunt)综合征。

二、临床分型

(一)急性和亚急性:占绝大多数,为感染性疾患,尤其是病毒感染所致。各种中毒、代谢营养障碍引起面神经损害者,多表现为亚急性发病。

(二)慢性进行性:此型病程长,起病隐袭缓渐,进行性发展,如麻风性面神经炎等。

(三)反复发生型(复发性):多见反复感染引起者。

(四)双侧周围性:此类包括双侧特发性面神经炎、格林-巴氏综合征、猩红热等致,双侧中耳炎后累及面神经炎性损害。

【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一、实验室检查

急性感染疾病所致面神经炎者,可有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风湿病常见血沉增快;近年研究表明,血中免疫指标,如C3补体和CH50总补体免疫球蛋白如IgG水平升高;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减少,B淋巴细胞增加等。

二、特殊检查

(一)神经兴奋性试验(NET):为定量测验,用面神经刺激仪进行,它能正确反应出神经变性的程度,包括NET阈值和强度时间(S-D)阈值测试,是判断失神经程度与预后估计的可靠方法。

(二)神经电图(ENoG):这是目前最好的客观定量测试。若在2周内,变性达到90%以上时,即视为不完全恢复的临界值。但该检查尚不能鉴别损害的程度是轴索崩解抑或神经崩解。

(三)肌电图(EMG):可测知面神经麻痹程度及有无失神经反应,对确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及可能恢复的能力很有价值。

(四)神经传导速度(MCV)测试:是判断面神经受累最有意义的指标,它对病情的严重程度、部位以及鉴别轴索与脱鞘损害,均有很大的帮助。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根据起病形式、病毒感染或非特异性感染诱因、临床症状与体症特点即可作出诊断。对于不典型患者,电神经检查有助确诊,但仍需与其他病因引起的继发性面瘫鉴别。

二、鉴别诊断

(一)中枢性面瘫:面神经核上性通路受损所致,病因多见于脑血管病或大脑半球肿瘤;仅限于面下部表情肌瘫痪,常伴对侧偏瘫(含舌肌瘫痪);EMG检查MCV无异常。

(二)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常有双侧面神经麻痹;且伴肢体瘫痪,末端感觉障碍突出;脑脊液呈典型蛋白细胞分离现象;严重时可吞咽困难或呼吸肌麻痹。

(三)腮腺、颔后区病变:该部肿瘤可侵犯面神经造成周围性面瘫,CT可确诊。

(四)后颅窝病变:如桥脑小脑角肿瘤、颅底脑膜炎、鼻咽癌颅内转移可引起该病,常伴有听神经、三叉或外展神经功能障碍及各种原发病特殊征象,CT或MRI可定病因。

【治疗】

一、西医治疗

(一)药物疗法

1.急性期(发病后1~2月内)

(1)激素疗法:泼尼松30mg~60mg/d,1次顿服,连用5~7d减量,总疗程2~3w;病情严重或Hunt综合症者也可用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7~10d,后改口服,同时应补足氯化钾。

(2)扩张血管药:①山莨菪碱(654-2)10mg~20mg,1日3次,口服;②菸酸肌醇片0.2g,服法同上。

(3)抗病毒药物:①带状疱疹感染用无环鸟甙(阿昔洛韦)10mg~20mg/Kg·d静滴,连用10天;②其它病毒感染用病毒唑10mg~15mg/Kg·d静滴,疗程7天。

(4)神经营养药物:①弥可保(含钴酰胺500ug)肌肉注射,隔日1次;②B族维生素B1100mg,B650mg肌肉注射,1日1次;③加兰他敏2.5mg,用法同B族维生素。

2.后遗症期

近年来,有人使用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或康络素(Cronassial)等神经节甘脂类药物治疗,取得一定效果。尚有人用山莨菪碱(654-2)注射液10mg,地塞米松20~30mg,加入5%葡萄糖液500ml中静滴,1日1次,起效后递减激素剂量或改用口服,疗程依病情程度而定,并严防药物不良反应。

(二)物理疗法

急性期可行茎乳孔周围热敷、红外线照射、高频电超短波透热治疗;恢复或后遗症期可用碘离子透入疗法。

(三)手术疗法

对少数面神经功能肯定不能恢复者,可考虑面神经管减压术,或面-副神经、面-膈神经、面-舌下神经吻合术。

二、中医治疗

(一)辨证论治

1.风寒袭络

[主证]起病突然,口眼歪斜,眼闭不全,伴畏风寒,或有头痛鼻塞,面肌发紧。苔薄白,脉浮紧。

[治法]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方药]小续命汤加减:麻黄、防己、杏仁、桂皮、川芎、白术、党参、白附子、僵蚕各10g,防风15g,生姜、甘草、全蝎各6g。

有虚汗者去麻黄加黄芪、白术;头痛者加白芷、羌活;耳鸣加泽泻。

2.风热灼络

[主证]起病骤然,口眼歪斜,头痛面热,或发热。

[治法]祛风清寒,温经通络。

[方药]大秦艽汤加减:秦艽、川芎、独活、当归、白芍、羌活、防风、生地、白术、僵蚕各10g,生石膏、黄芩、茯苓各15g,全蝎、甘草各6g,细辛3g。若热甚去细辛、独活加桑叶、蝉衣;痰疾重者加白附子、南星及红花。

3.风痰阻络

[主证]发病急骤,口眼歪斜,面部麻木或抽搐,颜面作胀,泪液痰涎,头重身软。舌淡红或体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祛风豁痰,化瘀通络。

[方药]牵正散合导痰汤加减:陈皮、法夏、茯苓各15g,制南星、枳实、僵蚕、白附子、桃仁各10g,全蝎、甘草各6g。面肌抽搐频繁者加蜈蚣、乌稍;瘀甚者加赤芍、红花、三七。

4.瘀血阻络

[主证]口眼歪斜,日久不愈,面肌频繁抽搐,或神疲倦怠,面肌萎缩。舌质紫暗,苔薄白,脉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通络止痉。

[方药]牵正散合通窍活血汤加减:赤芍、红花、川芎、僵蚕、地、红枣、白附子、桃仁各10g,干姜、白花蛇、全蝎、甘草各6g。伴痰浊甚者加白芥子、牙皂;顽固不愈者加穿山甲、鬼箭羽、三七。

(二)中医药其他疗法

1.中成药

(1)牵正散3g/日,1次服,适用风痰阻络证。

(2)面瘫丸30g/日,分3次服,适用痰瘀阻络证。

(3)秦艽升麻散3g/日,1次服,适用风寒袭络证。

(4)华佗再造丸24g/日,分3次服,适用气虚血瘀证。

(5)川芎嗪注射液40mg~8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日1次,适用血瘀阻络证。

(6)β-七叶皂甙注射液2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滴,1日1次,适用风痰、血瘀阻络证。

(7)坎离砂1日3次,适用风寒阻络证,外敷按揉。

2.针灸治疗

(1)体针:主穴:阳白、颧、地仓、翳风、合谷。

配穴:急性期取风池、太冲、攒竹、四白、颊车;恢复期取百会、大椎、膈俞、血海;后遗症期加取肾俞、脾俞、风门、足三里等。

操作手法:病程5日内者取远端穴为主;5~15日者取上穴浅刺,15日以后者行透刺、电针(疏密波,每次5min~10min,适中强度)加灸法;后遗症期电针加灸,同时配合北芪、当归注射液、加兰他敏、弥可保、康络素注射液等穴位注射,或作梅花针叩刺拔罐法、按摩法、外敷法及穴位埋线法进行综合治疗。

(2)耳针:取穴:目、颊、口、肝、肾上腺等,急性期于耳尖放血后加上穴位按压。

【预防】

防范头部受凉,避免病毒感染和冷风吹面,增强体质,忌过劳及不良刺激,尽早进行病因治疗。

附:诊断标准

(贝政平主编,3200个内科疾病诊断标准,第1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614)

(一)起病突然。

(二)患者眼裂大,眼睑不能闭合,流泪、额纹消失,不能皱眉。

(三)患侧鼻唇沟变浅或平坦,口角低并向腱侧牵引。

(四)根据损害部位不同又分

1.茎乳孔以上影响鼓索时,应有舌前2/3味觉障碍。

2.损害在镫骨神经处,可有听觉障碍。

3.损害膝状神经处,可有乳突部疼痛,外耳道与耳廓部的感觉障碍或出现疱疹。

4.损害在膝神经节以上,可有泪液、唾液减少。

上一篇:急性脊髓炎 下一篇:神经内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