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测试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997页(1114字)
在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中,要对所开发的每个模块逐个进行模块测试。
模块测试方案通常是在软件系统的详细设计阶段拟定的,而模块测试工作则在软件的实现阶段中在各模块的编码完成后逐个进行。
模块测试的目的在于发现模块内可能存在的各种错误。通过暴露模块中的错误并加以修改,从而保证该模块作为一个单元能正确运行。
对于模块测试,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来设计测试用例,即用白盒法测试。
1.模块测试的内容
通常,模块测试的主要测试内容有以下5个方面。
(1)模块接口测试 在进行任何其他测试之前,首先要对模块接口进行测试。它用来测试数据能否正常地流入和流出该模块。
(2)局部数据结构测试 测试该模块在工作过程中内部数据的内容、形式与相互关系是否正确。
(3)逻辑覆盖测试 测试该模块能否达到要求的逻辑覆盖。
(4)边界条件测试 测试该模块在边界条件下是否出错。
(5)出错处理测试 测试该模块在预见的错误条件下能否完成要求的处理。
2.辅助测试模块
一个软件系统包含多个模块。一个模块只是作为整体的软件系统中的一个单元。模块并非孤立的单元,每个模块和其周围模块有相互的联系。要对软件系统中某一模块进行测试,就需设置若干辅助测试模块来模拟这样的联系。有两种辅助测试模块,即区动模块和桩模块。
(1)驱动模块 驱动模块用来模拟被测模块的上级模块。驱动模块在模块测试中接受测试数据并把相关的数据传送给被测模块,启动被测模块,打印出相应的结果。
(2)桩模块 桩模块用以模拟被测模块工作过程中所调用的模块。
由于驱动模块和桩模块只是在模快测试中起辅助测试的作用,它们本身并不是提供给用户的最终软件产品。因此,它们的结构应十分简单。通常,模块间接口的全面测试放在组装测试中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