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污染及防治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程师手册》第1148页(3476字)
1.什么是食品污染
食品,空气和水是人类维持生命和健康的三大要素。防治食品污染对保障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很早以前。人们就认识到食品污染是一种环境卫生的危害因素。在历史上曾经由于面粉的真菌污染而引起大规模的中毒。18世纪初叶,英国德比郡发现酿造苹果酒用的大桶里的铅,曾经引起顷刻致死的绞痛症的流行。这种因食物中混入了有损人类健康的物质的现象,叫食品污染。1968年,日本西部曾发生几十万只鸡突然死亡的事件。经检测证明,系由饲料污染造成。不久,北九州有1万多人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是食用被多氯联苯污染的米糠油造成的。1955年,瑞典人因吃牡蛎而引起了甲肝暴发并流行,一次发病629例;以后,美国,英国,日本,意大利,新加坡和非洲都有类似情况发生。在上海,1963年就发生过“伊拉克密枣”携带了甲肝病毒引起的食品污染中毒。1978年,浙江宁波发生过吃泥蚶引起甲肝暴发的病例。1982年12月-1983年1月,上海市区暴发甲肝流行,波及面甚广。经过调查证实,1982年底上市的毛蚶是那次甲肝流行的主因。1988年1月,甲肝狂潮袭击了大上海,整个中国都被卷入了这场劫难,难以计数的人罹患重疾。从1月19日开始,16天高峰期每天发病率平均为万人以上,最高一天发病者达1.8万人。卫生部卫生防疫司于3月21日在北京举行了新闻发布会,公布甲肝患者近30万人。毛蚶何以会致病,食品又是怎样被污染的呢?
2.污染源和传播途径
食品污染按污染物种类可分为两种:
(1)生物性污染 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和虫卵,昆虫等。其中黄曲霉素菌所产生的毒素为强致癌物。
炎夏湿热,粮食容易生霉。霉菌中有一种叫黄曲霉素菌,会分泌出一种强烈致癌毒素,即黄曲霉毒素。我国南方湿热地区包括四川在内,由于温度、湿度均有利于该菌的繁殖和该毒素的分泌,所以受污染较重,黄河以北地区,一般较少受到此种污染。
黄曲霉素危害很大,是目前发现的最强的化学致癌物之一。其毒性比“敌敌畏”大得多。致癌强度比苯并(a)芘大4000倍。1960年美国某鸡场用霉变花生喂火鸡,结果短期内即死去10多万只。1974年印度某地因食用霉玉米,400余人中毒。百余人死亡。非洲的肝癌发病,有40%可能是霉菌毒素污染所致。
毛蚶导致甲肝暴发流行,正是这种类型的污染。蚶在生物学上归入瓣鳃纲蚶科,是着名的海贝类水产品。据研究,贝类生活在水中借滤水进行呼吸和摄食,每小时滤水5~40升,能将水中各种微生物,毒物等截留于它的鳃和肝中,并有“浓缩”致病微生物的作用。有人证实,毛蚶可浓缩甲肝病毒1000倍。这些微生物可积聚于它们肝内达几周。人们食用贝类前没有很好处理,食用后便会发病。
(2)化学性污染,包括各种无机物,有机物亚硝胺类和苯并(a)芘是食品污染源中最常见的两种致癌物质。前者引发肝癌,食道癌,后者引起胃癌。亚硝胺可由亚硝酸盐和仲胺在人体内合成。烟叶中有硝酸盐,仲胺含量也很高。
实验肯定,香烟有致癌作用。酸菜和腌制的鱼肉中也含有亚硝胺。1987年,山西××县乳制品厂生产的奶粉和山西××奶粉厂生产的奶粉因混入了亚硝酸盐,造成两名婴儿死亡。
苯并(a)芘主要来源于烟熏烧烤的食品。油炸食品用的油如反复使用也会产生苯并(a)芘。植物油在温度过高时,如300℃以上也会分解产生苯并(a)芘。近来,烤羊肉串大量流入南方地区,在烤制进程中即会产生苯并(a)芘。它可通过皮肤,呼吸道和被污染了的食物进入人体,或沉积于肺内,或进入血液,它在人体中蓄积到一定量时,就会诱发人体组织癌变。街头出售羊肉串苯并(a)芘的含量为4μg/kg。这个含量远远超过了国际卫生组织的规定。羊肉串烤的时间越长,它表面所含苯(a)芘就越多。如果用木炭烤,则含量更高,如达到焦糊的程度,其含量可增加百倍,对人的危害就更大了。在欧洲某国的一个地区,人们习惯食用熏烤牛羊肉和其他熏烤食品,所以该地区的癌症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地区。
食品的着色,加香料和防腐处理必须按照食品法中规定的使用。否则因染料,防腐剂的引入可能造成食品污染。
食品的存放和包装是可能引入污染的另一途径。1987年,山东省陵县某专业户,将5万余公斤苹果运往广东韶关市销售后,连续发生苹果中毒事件。经韶关、陵县有关部门检验后,确定是包装箱污染。其包装箱用劣质桐油作防潮涂料,含有桐酸和异桐酸等有毒成分,新鲜苹果新陈代谢旺盛,吸收了桐油有毒物质,造成10万斤苹果被污染。
白铁是镀锌的薄钢板,锌易溶于酸,所以白铁桶不宜盛放酸性食品。塑料制品中只有一部分可用于包装食品,除食品塑料袋,其余包装衣物等的塑料袋是不能用来盛装食品的。
食用马口铁罐头食物时,要注意防止摄入过量的铅,以免中毒。据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分析,饮食时摄入的铅的40%来自罐头封罐用的焊铅。除了罐头在制作过程中以铅焊封罐时可能混入微量铅外,罐头到了消费者手中打开后又未吃完,封罐处的铅也会溶入食物汁液中。在开罐存放试验中,含铅量增加最高的是水果类罐头,它们开罐存放54天后,其食品含铅量增加了20多倍。最近的研究表明,铅产生有害作用的浓度,要比过去认为的低得多。由于铅中毒还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专家们建议吃罐头时最好把食物倒入搪瓷,陶瓷等容器,不要将剩余的食物留在马口铁罐中贮存。此外,切不可用报纸包装食物,以杜绝铅污染的另一传播途径。
食品污染的传播还有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食物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一个例子。通过食物链可使污染物的浓度逐级浓集,这叫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例如DDT不溶于水,易溶于脂肪类物质,就很易积蓄于生物体的脂肪组织中。污染物农药残毒DDT通过食物链的生物富集,浓度可增长数十万倍。食物链除使污染物浓度富集外,还能使之传播很远。南极洲从未施用过DDT,那里的企鹅也从未离开过南极洲,但是人们在南极洲企鹅的体内也发现了DDT。
放射性污染也借助食物链而传播。地衣植物十分亲铯,驯鹿以地衣为食。所以,食用驯鹿肉的芬兰北部的拉普兰特人和爱斯基摩人,其体内铯-137的剂量比其他地区的人要大100倍。
3.食品污染的防治
(1)普及食品及卫生知识。对食品行业加强管理,完善并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规。
(2)改进饮食习惯。如熏肉、腌肉不宜多食;炒菜油不可过热;不吃霉变食品;对不宜生吃和半生半熟吃的食物则不要吃,养成科学饮食的习惯。
(3)注意食品包装和存放。铝制食具易受酸、碱、盐腐蚀。因为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所以,使用铁炊具较安全。我国传统的瓷器食具是较卫生的。
(4)戒烟。吸烟不仅无助于健康,还会缩短人的寿命。烟草中含有100多种有害物质,烟雾中有CO、NOx、尼古丁、酚类,焦油,烃类,酮类,乃至重金属,都会起促癌、致癌作用。经定量统计,吸一支烟,减少寿命五秒。发达国家因吸烟而死的每年约300万人,我国超过200万。在我国烟是应酬、交往、走后门的工具,有的人错误的认为抽烟可以提精神,开阔思维,所以“烟民”越来越多。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有60%的成年男子,20%的女士在吸烟,而且向女性和青少年发展“烟民”的趋向。1977年起,从吸烟的发源地美国开展“戒烟日”以来,每年5月31日成为世界无吸烟日。北京已在1996年5月15日起成为公共场合无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