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工会工作手册

什么是欧洲工会联合会(欧工联)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企业管理出版社《工会工作手册》第1100页(1944字)

1964年和1968年,国际自由工会联合会(简称自由工联)在西欧的会员组织相继成立了“欧洲共同体工会书记处”(1969年改称“欧洲自由工会联合会”)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工会委员会”。英国决定参加共同体后,共同体九国同自由贸易联盟七国又建立了“西欧自由贸易区”。在此情况下,西欧两个工会区域组织决定建立一个统一的组织。1973年2月9日,参加自由工联的西欧15个国家的17个总工会在布鲁塞尔召开会议,宣布成立欧洲工会联合会。它独立于自由工联,但其成员组织仍参加自由工联。其后,世界劳联所属的西欧各国工会组织以及意共影响下的意大利总工会也相继参加了欧工联。欧工联现有21个国家的39个会员组织。

成立时间为1973年2月9日。

会员有4500万人(1990年)。

其社会政治地位:欧共体经社理事会成员,参加欧洲委员会工作。

组织机构有:欧工联几乎包括所有西欧各国的主要总工会。它的最高权力机关为3年一度的代表大会。代表大会由欧工联下属的西欧21国和39个总工会和欧工联11个产业委员会派代表参加。代表大会决定各项政策的行动纲领,选举执委会成员、主席、总书记、副总书记和审计员。执委会由41名执委组成。所属11个产业委员会派协商代表参加执委会,无表决权。执委会每年至少召开6次会议。欧工联的日常工作由书记处负责。书记处负责代表大会准备工作,并向代表大会提交活动报告。执委会下设妇女、青年、移民工人、经济等工作委员会和负责地区政府、安全和卫生、农业和生活水平等事务的工作组,协助书记处的日常工作。欧工联于1978年成立“欧洲工会研究所”,负责工运研究,向欧工联提供信息和咨询。1989年,欧工联又决定筹建“欧洲工会大学”。欧工联于1973年2月在布鲁塞尔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1974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特别代表大会,1976年在伦敦举行“二大”,1979年在慕尼黑举行“三大”,1981年在海牙举行“四大”,1985年在米兰举行“五大”,1988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六大”。

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

机关刊物有:《系列研究报告》,不定期;《欧洲工会研究所要闻》,季刊;《活动报告》,年刊。

主要政策有:参加欧工联的工会组织大都受本国社会党、工党或社会民主党的影响。因此,欧工联的政策带有明显的社会改良主义色彩。它主张“在全欧洲范围内,尤其在欧洲的有关机构中(包括欧共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代表和促进工人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利益,不懈地坚持自由、民主的工会原则,维护和增强欧洲的民主制度。”主张:(1)通过非暴力的手段实现社会变革,使“人人都生活在无暴力、无宗派、无恐怖、无歧视的社会之中”。(2)同欧共体、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合作,在各国政府、雇主、工会三方努力下,研究和讨论欧洲的经济、社会、就业等方面的问题。(3)通过创造新的工作岗位、缩短工时、降低退休年龄、参与对采用新技术的决策、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广泛开展职业培训采取灵活就业形式等方法来解决西欧的失业问题,保障工人的权益。(4)建立“社会的欧洲”,保护工人的现有基本权利和利益,如充分就业、社会保险、工会自由、机会均等、参与决策以及培训等,使之在1992年以后的欧洲统一市场中不受损害。

主要活动有每年至少举行六次的执委会议是欧工联的重要活动。在执委会上,各国工会最高领导人以执委的身份参加会议,交换意见,协调立场。执委会经常就一些重大问题以欧工联的名义和欧洲工人的代言人身份向欧共体和欧洲委员会、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提出意见,施加影响。欧工联下属的欧洲工会研究所对欧工联领导层的决策起着重要作用。该所根据工运发展的需要,及时向决策机构提供研究成果。除研究外,它还与一些欧工联成员组织合作开展工会干部和工人的培训工作。欧工联主席兼任该所的所长。欧工联主张缓和东西方关系。支持东欧出现的“自由民主工会运动”。由于欧工联会员组织基本上是自由工联和世界劳联的会员组织,欧工联与该两组织有紧密的工作关系。

1978年,欧工联副主席斯皮特(荷兰)随欧共体代表团访华时拜访了中华全国总工会。80年代中国工会代表团每次访问布鲁塞尔时,均同欧工联领导人进行友好接触。双方经常互换刊物。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