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门诊兽医手册

羊坏死杆菌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门诊兽医手册》第309页(703字)

(一)诊断要点

1.由坏死梭杆菌引起,绵患病多于山羊,在多雨、潮湿、炎热的夏季多发,且以皮肤、黏膜损伤的情况下更多见,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2.成年绵羊常侵害蹄部,引起腐蹄病,多为一肢患病,呈跛行,蹄间隙、蹄踵和蹄冠开始红肿、热痛,而后溃烂,肿烂部有发臭的脓样液体流出,有时蹄匣脱落。绵羊羔可发生唇疮,在鼻、唇、眼部甚至口腔发生结节和水疱,随后成棕色痂块。轻症者,迅速恢复;重症者不及时治疗,往往由于内脏形成转移性坏死灶而死亡。

3.剖检可见皮肤、皮下组织和消化道黏膜的坏死,及内脏上出现转移性坏死灶。

4.应与羊痘、传染性脓疱病、口蹄疫等加以鉴别。

(二)防治

1.治疗蹄部时,首先清除坏死组织,用食醋、3%来苏儿、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或用6%福尔林或5%~10%硫酸铜浴脚,再涂以土霉素软膏,用纱布包扎患部。重者需全身治疗,选用磺胺嘧啶,每千克体重0.1g,深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或土霉素,每千克体重7~15mg,肌肉或静脉注射;或氨苄青霉素,每千克体重10~20mg,肌肉注射。

2.保护皮肤、黏膜免受损伤,发现外伤及时处理;保持畜舍、环境、用具的清洁与干燥;正确护蹄,防止在碎石凌乱的道路上奔跑、驱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