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85页(1187字)
【释义】:
回归热(relapsing fever)是由回归热螺旋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阵发性高热伴有全身痛、肝脾大和出血倾向,重症者可出现黄疸。发热期与间歇期交替出现。按媒介昆虫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虱传回归热;另一类为蜱传回归热,解放后我国已基本消灭本病。
【诊断】:
1.临床表现
(1)虱传回归热 潜伏期7~8d(2~14d),急起畏寒、头痛、寒战及全身肌肉酸痛,高热持续6~7d后,体温下降数小时内伴以大汗,甚至虚脱,经过1周左右间歇期后,又再出现上述发作,即为“回归”如此反复,以后发热期渐减短,间歇期延长,每个周期平均2周左右,复发多仅1~2次后自愈,偶有多达4~5次者,部分严重患者发作时可伴恶心、呕吐、结膜充血、鼻出血、瘀斑、皮疹、黄疸、脑膜刺激征及意识障碍。
(2)蜱传回归热 在发病前,蜱叮咬处有紫红色皮炎,中央隆起,抓破则感染,并局部淋巴结肿大,发热症状大致类似虱传回归热,但总的病情较轻,热程短而复发次数多(可5~6次),在病后期可出现眼及神经症群,如虹膜炎、视网膜炎,脑部受累则有昏迷、偏瘫等。
2.实验室检查
(1)血液常规 虱传回归热白细胞增高,在(10~20)×109/L,中性粒细胞增加,蜱传回归热可正常。
(2)肝功能检查 可见谷丙转氨酶(ALT)升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3)脑脊液 压力及蛋白可略高,细胞数增多,以淋巴细胞为主。
(4)在发热期血或骨髓涂片或暗视野检查 可见螺旋体即可确诊。
(5)动物接肿 将患者血液1~2ml接种于小鼠腹腔内,逐日检查其血液,发现螺旋体即可确诊。
3.鉴别诊断 需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疟疾、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鉴别。
【治疗】:
(1)一般治疗 应彻底灭虱,卧床休息,予以高热量流质饮食,补充液体及需电解质,高热者物理降温。
(2)病原学治疗 四环素为首选药物,每日2g,4次分服,热退后药量减为1.5g/d,疗程7~10d。小儿及孕妇不宜用四环素,可选用多西环素、红霉素、青霉素和头孢曲松等,效果良好。如治疗过程中发生赫氏反应,应及时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