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386页(4938字)
血浆总胆固醇(TC)浓度超过5.7mmol/L(220mg/dl)和(或)三酰甘油(甘油三酯)(TG)浓度超过1.7mmol/L(150mg/dl)称高脂血症。原发因素是其主要的发病原因。目前欧美的诊断标准是:血TC>5.2mmol/L(200mg/dl)或TG>2.26mmol/L(200mg/dl)谓之高脂血症。由于血浆脂质多与载脂蛋白结合成脂蛋白形式,故高脂血症必然伴有高脂蛋白血症。
【脂蛋白分类】
血浆脂蛋白按其密度和所带电荷量的不同,可将脂蛋白分成4类,即乳糜微粒(CM,密度<0.96),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密度0.96~1.006),低密度脂蛋白(LDL,密度1.019~1.063),高密度脂蛋白(HDL,密度1.063~1.21)。
VLDL,LDL和HDL按其密度和成分的不同,各自又可分成若干亚类,如HDL1,HDL2和HDL3。在VLDL转变成LDL过程中,形成一种中间密度脂蛋白(IDL),密度在1.006~1.019。其电泳性质近似β脂蛋白,在正常人血浆因量少不易检出。最近发现:人血浆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脂蛋白即脂蛋白(a)[Lp(a)]。它的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Lp(a)实际上是LDL中的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通过二硫键共价结合的复合物,密度1.05~1.12。
【诊断】
本症诊断依靠空腹血脂测定,血清外观,脂蛋白电泳及必要时做超速离心测定。
1.高脂血症 可分三型,见表4-2。是临床诊治高脂血症的简易实用分型。
表4-2 高脂血症分型
2.高脂蛋白血症 可分五型,其中Ⅱ型又可分为Ⅱa和Ⅱb两个亚型,见表4-3。
表4-3 五型高脂蛋白血症的主要特点
3.鉴别诊断 当胆固醇和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均增高时,有如下情况:
(1)胆固醇增高,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在1.7~4.4mmol/L(150~400mg/dl),多为Ⅱb型高脂蛋白血症,系VLDL及LDL增高所致。
(2)胆固醇增高,三酰甘油(甘油三酯)在4.4~11mmol/L(400~1000mg/dl),如胆固醇/三酰甘油(甘油三酯)比值为0.6,多为Ⅳ型高脂蛋白血症,系VLDL增高所致。如该比值为1.0,可为Ⅲ型高脂蛋白血症,系IDL增高所致。
(3)胆固醇增高,三酰甘油(甘油三酯)>11mmol/L(1000mg/dl),则
1)大多属Ⅴ型高脂蛋白血症,多与乳糜微粒及VLDL增高有关。
2)偶尔可能是1型高脂蛋白血症,系乳糜微粒增高所致,青少年患者可有家族性脂蛋白脂肪酶或载脂蛋白C-Ⅱ缺乏;或偶尔是Ⅲ型高脂蛋白血症。
4.高脂血症程度 参考美国胆固醇教育方案,高脂血症程度可分临界增高,高危增高和极高三类,见表4-4。
表4-4高脂血症程度分类 单位:mmol/L(mg/dl)
【防治】
1.防治策略 参考美国胆固醇教育方案,见表4-5。
表4-5 根据LDL-胆固醇(LDL-C)的治疗决策 单位:mmol/L(mg/dl)
2.儿童和青少年治疗策略 因儿童、青少年胆固醇升高的标准与成人不同,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1)胆固醇临界升高(TC=4.4~4.9mmol/L,LDL-C=2.9~3.3mmol/L)时,采用饮食方案Ⅰ。
(2)胆固醇升高(TC≥5.2mmol/L,LDL-C≥3.4mmol/L)时,采用饮食方案Ⅰ,而后饮食方案Ⅱ。
(3)只有在饮食疗法不奏效,并有以下两种情况时才使用药物治疗。
1)LDL-C≥4.9mmol/L。
2)尽管LDL-C≥4.1mmol/L,但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或伴有二个以上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3.继发性高脂血症的治疗 应诊治基础疾病或加用降血脂药物。
4.膳食治疗 食疗方案,见表4-6。
表4-6 治疗和预防高脂血症的饮食方案
(1)高胆固醇血症(Ⅱa型) 宜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膳食。
(2)外源性高三酰甘油(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Ⅰ型和Ⅴ型)须低脂肪膳食。Ⅰ型患者应限制脂肪,在10~20g/d;Ⅴ型患者每日摄入脂肪20~40g。还应忌酒,限制糖类(碳水化合物)和胆固醇(300mg/d)。
(3)内源性高三酰甘油(甘油三酯)血症和混合性高脂血症(Ⅳ型,Ⅱa型,Ⅲ型和Ⅴ型) 重点在于限制糖类(碳水化合物)和总热量,还应忌酒和限制胆固醇(300mg/d)。
5.运动 鼓励患者每周进行3~4次,每次至少30~60min的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如散步、慢跑、骑自行车等。
6.药物治疗
(1)原则
1)没有一种药物对所有的高脂血症均有效,而且每种降脂药物都有一定的不良反应,需定期复查肝功能。
2)药物治疗建立在饮食疗法的基础上,即使长期应用药物治疗,饮食疗法也须继续。
3)现主张小剂量联合用药。
4)一般需长期或终生服药。
(2)降低三酰甘油(甘油三酯)药物及主要作用
1)苯氧芳酸类
a.吉非罗齐(诺衡,gemfibrozil,lopid),同时也有一定的降TC和升高HDL-C作用,诱发胆石症作用不多见,常用剂量为900~1200mg/d,分2~3次口服。
b.非诺贝特(fenofibrate),每次0.1g,每日3次;或微粒型非诺贝特0.2g,每日1次。
c.必降脂(苯扎贝特,bezafibrate),每次0.2g,每日2次,或必降脂缓释片0.4g/d,顿服。
2)烟酸及其衍生物
a.烟酸 同时有降TC作用,宜从每次50mg开始,每日3次,每隔3~4d加倍,至见效或达每日3~6g为止,每日服1次小量阿司匹林可减轻皮肤潮红等不良反应。溃疡病、肝病和痛风为禁忌证。
b.阿昔莫司(乐脂平,acipimox) 一种新的烟酸衍生物,每次饭后服0.25g,每日3次。偶有一过性SGPT升高等。肾功能不全者减量。
3)深海鱼油制剂 如国产“多烯康”,为20碳五烯酸和22碳六烯酸乙酯的浓缩物,每日3~5g,通常能降低TG30%。有一过性升高LDL-C作用,与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同时服用可消除之。
4)其他 如潘特生(pantethine),藻酸双脂钠(PSS),月见草油和烟酸肌醇等。
(3)降低胆固醇药物及主要作用
1)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是当前降低胆固醇和LDL-C最有效的药物,可降低TC15%~45%,呈剂量依赖性。不良反应有SGPT升高和肌病伴CK增高,但少见。现广泛应用的有四种:
a.洛伐他汀(美降脂,lovastatin),10~40mg,晚顿服。
b.普伐他汀(普拉固,pravastatin),10~40mg,晚顿服。
c.辛伐他汀(舒降之,simvastatin),5~20mg,晚顿服。
d.氟伐他汀(来适可,fluvastatin),降TG效果优于前三者,20~80mg,晚顿服。
2)胆酸螯合剂 降低TC20%~30%,常用的有:
a.考来烯胺(消胆胺,cholestyramine),小剂量开始,每日服4~5g,每日3次,1~3个月内最大剂量可达20~40g/d,主要不良反应是便秘,多进食纤维素可缓解之。
b.考来替泊(降胆宁,colestipol),剂量、药效和不良反应与消胆胺相似,而价格较便宜。
c.丙丁酚(probucol) 每次0.5g,每日2次。能降低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TC水平。另外,它也是一种强烈的抗氧化剂,有利于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有室性心律失常或Q-T间期延长者忌用。
d.血脂康 为北京大学维信公司生产的一种新型降脂药,其主要成分是Lovastatin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清TC和TG,每日1.2g,晚顿服或分2次口服,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
(4)降低LP(a)药物 目前仅证明新霉素(2.0g/d)和烟酸(4.0g/d)或两者联合应用及必降脂缓释片(0.4g/d)较有效。
(5)联合用药 下列情况需考虑之:
1)用某一种降脂药物结合调整饮食及生活方式仍不见效者。
2)混合性高脂血症且TC,TG均明显升高者。
3)杂合子和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者。
4)最能耐受和最有效的降低高胆固醇的联合用药是:胆酸螯合剂加HMG-CoA还原酶抑制剂或烟酸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