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耶风景区——“氆氇之乡”扎囊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青藏行》第96页(2310字)

扎囊县面积不大,只有0.2万平方公里,是西藏享有盛名的“氆氇之乡”,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台氆氇织机,年产30万米,行销国内外,是农业观光游览的好去处。

敏珠林寺

位于县城东南敏珠林村。以僧人全都注重书法为传寺风格的独特寺院,是红教在西藏的三大禅林之一。

康熙十年(1671)跌达林巴兴建。据说康熙十六年,宁玛派(红教)僧人居美多吉40岁时,用8个月时间,建成了184柱的敏珠林寺。康熙末年准噶尔部侵藏期间,寺院建筑遭严重破坏,雍正乾隆时得以重修。

寺院坐西面东,四面群山环抱,山清水秀,花美林幽,环境佳美。正如葛桑喇在《红教宝刹敏珠林》一文中所绘的:“有一片山坡似鹤立群,与众不同。那里有浓荫盖地的绿树,古柏森森,榆钱串串,柳林中时有娇鸟婉转,环境清幽。此地名叫他尔巴岭,意见是解脱洲。敏珠林寺坐落于此。”

朗赛岭庄园

昔日贵族豪宅,是西藏迄今保存较为完整的庄园。初建于明代,是山南地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庄园楼高7层,前面有附楼,旁边有平房、厩、磨坊、染坊、编织作坊、碉堡和监狱等,从这种完备的结构,你就可看出昔日宅主奢华程度和社会地位。

桑耶寺

有“寺庙之祖”之称,在距泽当40多公里的哈布山下,建于公元8世纪。说它是“寺庙之祖”是因为它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俱全的寺院。

寺院由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主持奠基并亲任住持。建成后,赤松赞普从内地、印度等地邀请高僧到此传教译经,并命七名贵族子弟剃度为僧,在此学经。因此,寺院拥有了佛、法、僧“三宝”。

桑耶寺以写孜大殿为主体,组成庞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130余亩。

乌孜大殿底层前为大经堂,后为佛殿,殿顶天花板上绘有变化无穷的坛城图案,这一层是当时藏族工匠按本民族寺庙格式自行修建的,材料是石头,有浓烈的藏式风格,连佛像的雕塑也带有藏人的形体特点;第二层又分为前廊与佛殿,大青砖砌墙,雕梁画栋,斗拱飞檐,颇具汉式经堂特点,据说设计者是内地和尚,施工者亦是唐朝工匠:最高一层第三层都由木建,五个尖顶相峙,呈金刚宝座形,则明显是古天竺建筑风格,显然应归于莲花生大师的指导。

这种罕见的融藏、汉、印三位一体的建筑风格,为桑耶寺赢得了“三样式”的美称。

乌孜大殿四方各建一配殿,四殿旁各又附两小殿,分别象征“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八小洲之一的扎觉加的嘎林,是西藏史上最早的正规译经场所,院中四廊墙壁上有数十组评经图,反映了各地译师济济一堂的盛况。

桑耶寺内还有一对汉白玉石像,高1.05米,造型古朴,线条柔美富有唐代雕刻之风是该寺现存唐代石雕艺术的珍品。寺内还有一口大铜钟,钟高1.1米,直径0.55米,钟上铸有古藏文,十分罕见。据《贤者喜宴》载,此铜钟是西藏地区所铸的第一口钟。另外寺内墙壁上绘满壁画,内容有反映吐蕃时期两藏民风民俗的描写,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有话曰:“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一切雕塑合密咒”这或许正是桑耶寺成为“难以想象之建筑,此世间无与伦比的寺院(藏文史《贤者喜》)的原因。

青补胜景

“不去青朴等于未到桑耶寺”,在藏区佛教信徒心目中,青朴和桑耶寺同样神圣。

“青”指青(钦)氏家族,“朴”是沟顶。青朴沟呈明显的“凹”字形,其东、北、西三面环山,南临水域宽阔的雅鲁藏布江,是出家人修行的绝佳场所。据说寂护、莲花生、赤松德赞等名人曾在此修行。此地埋藏许多经卷,引起不少掘经师在此掘经。

青朴胜迹密布,有108座修行洞,有莲花生用手指在崖壁上刻画的108幅佛像和佛塔图,有108座在葬台等,单看这些数据,你就能想象出其范围之广,场面之大。

到桑耶风景区,你还可看到哈布日山之美貌,到札玛桑宫殿遗址访古,到聂玛隆圣洞去礼佛,到扎宗溶洞去揽胜……总之,你的选择很多很多。

旅游提示:

去桑耶风景区需渡雅江,扎襄至泽当一线有松卡、娘果竹卡等老渡口,渡口有渡轮,可载汽车。该景区是高山谷地气候区,年平均气温8.4度,6-8月是最理想的旅游季节。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