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23页(748字)

(释文〕 有利的计谋已经被采纳,还要设法造成一定的态势,以辅助作战的顺利展开。 计:计谋、计策,这里指战争决策。以:通“已”,已经。佐:辅佐、辅助。

〔例1〕 明思宗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十一月,清兵入关南犯,京师告急。中原李自成起义军拥众号称百万,连营五百里,声势十分浩大。明王朝陷于内外交困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李自成准备以明军左良玉为目标,首先攻取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有人对此持有异议,认为攻击襄阳,驻守汝宁(今河南汝南县)的杨文岳就会率真(今河北正定)、保(今河北保定)之兵攻击我军背后,对我军不利。而左良玉刚刚打了败仗,对我军心存畏惧,我军攻打势力孤单的汝宁,其必不敢来救,应该先打汝宁。这样取胜把握较大,又可避免进军襄阳时腹背受敌之忧。李自成采纳这一建议,于当年闰十一月十三日向汝宁发起了攻击。杨文岳侦知起义军南下攻击自己,便亲率保定兵布阵于汝宁城西,将四川兵布阵于城东,企图两面呼应,背城死战。针对明军的这一部署,李自成采取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法,以一部分兵力进攻保定兵,以主力攻击实力较弱的四川兵。经过一昼夜激战,首先将四川兵击溃,然后集中全部兵力形成优势,进攻城西的保定兵。保定兵因势孤力单,很快也被击溃。杨文岳急忙收拾残兵入城,企图负隅顽抗。起义军乘勇四面环攻,于十四日将汝宁攻破,全歼守敌,杨文岳被俘后抗拒不降,被起义军处死。汝宁攻破后,起义军不仅歼灭了河南境内的最后一支明军,而且为进军湖广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当起义军转锋攻击襄阳时,左良玉闻风丧胆,急忙大造战舰,把襄阳抢掠一空,满载珍宝妇女,经武昌(今湖北武汉市)逃奔九江。十二月四日,李自成兵不血刃地占领了襄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