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孙子兵法辞典

安能动之

出处:按学科分类—军事 湖北人民出版社《孙子兵法辞典》第222页(1484字)

(释文〕 敌人安守不动,能设法使他们行动起来。

〔例1〕 汉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曹操亲统大军,攻击蜀军汉水营寨,蜀将赵云恐孤军难立,退守汉水之西,两军隔水相拒。诸葛亮来这里察看地势,见汉水上游有一片土山,司以埋伏千余人,便给赵云授计说:“你可带人去那座土山埋伏,只要听到我营中炮响,上擂鼓放炮,只是不许出战。”赵云当即引兵埋伏在那座土山半腰。当夜更深,诸葛亮见曹营灯熄,军士歇定,马上燃放号炮。赵云听到炮响,即令军士擂鼓、放炮。曹军以为蜀军前来劫寨,急忙披挂出阵,却不见一名蜀卒。于是回营歇息,不久,号炮又响,鼓角齐鸣,杀声震天,曹兵彻夜不安。一连三夜如此,曹操惊疑心怯,只好拔寨退军三十里。诸葛亮见曹军退去,笑着对将士们说:“曹操虽然晓知兵法,但不知疑兵之计,今退军三十余里,再不能窥视我营寨。”

〔例2〕 东晋名将祖逖奉晋元帝之命渡江北伐,中流击楫,立誓收复中原。其部将韩潜与后赵大将挑豹分据陈川故城(今不详),相持四十多天未分胜负。这时,双方的粮草都发生了严重危机。祖逖便选派上千人把大批装满了土的粮袋送往韩潜营中。同时,又派几个人肩挑米粮赶往韩营,途中遭到挑军截击,弃粮而逃。挑豹看见抢回来的果真是粮食,十分惊恐:韩军粮草充足,而自己的军士却饿着肚子,若生兵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便乘黑夜带着军队逃走了。

〔例3〕 北魏宣武帝正始三年(公元506年),泾州(今甘肃泾川)人陈瞻聚众反魏称王,魏将杨椿奉诏征讨。陈瞻面对强大的官军凭险据守,闭垒不战。魏军中或提议于山险设伏,断其出路,待其粮尽再发起攻击;或建议斩木焚山,然后进讨。杨椿说:“诸君所说的都不是破敌良策。自官军征讨以来,所向辄克,敌人之所以弃城深窜,依险拒战,就是为了免遭失败。我应该约勒诸军,不使其外出劫掠,敌人便会以为我见险不前,从而丧失警惕。到那时,我突然发起攻击,就可一举而平。”陈瞻见官军久无动静,便派人出险抄掠。杨椿见陈瞻上钩,便故意把一些马匹放出去,任陈瞻抢掠。时间一长,陈瞻的部众果真认为杨椿已无计可施,因而戒备日渐松弛。杨椿见作战时机已到,便简选精锐,率军衔枚夜袭,一举而克,陈瞻兵败阵亡。

〔例4〕 唐朝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彼此或互相攻伐,或连兵抗拒朝廷。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七月,朝廷以淮宁节度使李希烈兼平卢、淄青、兖郓、登莱、齐州节度使,以征讨叛将李纳。李希烈率三万大军移镇许州(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后,却秘密与李纳联络,共谋袭取汴州(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市),又与朱滔、田悦等叛将交通。十二月,自称天上都元帅、太尉、建兴王。建中四年正月,李希烈攻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临汝县),进围郑州,洛阳为之震骇。朝廷以左武大将军哥舒曜为东都汝州节度使,率凤翔、邠宁、泾原、奉天等行营兵万余人东讨李希烈。官军很快攻克汝州,东出郏州(今河南郏县)击败李希烈前锋。江西节度使、曹王李皋亦奉命进讨李希烈,与其部将韩霜露在湖北黄梅的蔡山相遇。韩霜露依山为阵,营垒坚固。李皋料定强攻难以得手,便声言西取蕲州(今湖北蕲春),率舟师浩浩荡荡,溯江而上。韩霜露以大部军队沿江随战。李皋溯江上行三百余里,突然转舵,顺流东下,急攻蔡山,韩霜露防守空虚,终于被官军攻拔,自己亦被官军斩杀。李希烈救援不及,李皋又乘胜攻占黄州(今湖北黄冈)和蕲州。

上一篇:饱能饥之 下一篇:孙子兵法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