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纾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河北人民出版社《中国古典小说大辞典》第547页(1284字)

为近代着名小说作家、翻译家、批评家。原名群玉、字琴南、号畏庐,又自号冷红生,晚年称蠡翁、践卓翁。福州府闽县(今福州市)人。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11月8日),卒于1924年10月9日。少年时家境清贫,发愤读书,后兼习绘画。清光绪八年(1882年)壬午科中举,屡赴礼部试均落第,后经大挑得教谕职。终生不入仕途。21岁起教蒙学。25岁设馆为塾师。46岁于福州巷霞精舍为汉文总教习。48岁执教于杭州东城讲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移居京师,任金台书院讲席。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前身的京师大学堂,民国二年(1913年)辞去大学讲席。晚年以卖文鬻画为生。林纾以古文鸣于时,顷动公卿,有《畏庐文集》、《畏庐续集》、《畏庐三集》。其它着述有《韩柳文研究法》、《春觉斋论文》等文论,《技击余闻》、《畏庐琐记》等笔记,《闽中新乐府》、《畏庐存》等诗集,《天妃庙传奇》、《合浦珠传奇》、《蜀鹃啼传奇》等戏曲。林纾于清末民初之交有“小说界泰斗”之称,在小说翻译、批评、创作各方面都名重一时。1897年起,在通晓外文者协助下,陆续翻译了《巴黎茶花女遗事》等外国小说达180余种。1913年之前的译作,多数附有序、跋、按语等文字,约70余篇,涉及小说创作理论、外国小说评论、小说比较批评等多方面内容,时有新见,是当时小说理论中引人注目的内容。如其比较分析狄更斯作品与中国古典小说在题材摄取和人物描写上的不同,把西方近代写实主义小说“专为下等社会写照”的特点引为中国小说的榜样;以《史记》等传统文章作法、《水浒》等传统长篇小说与西欧小说的写作技巧比较,探讨小说的结构艺术等等,都为小说界注入了新的空气。林纾的小说批评大大拓展了中国传统小说理论批评的格局。“林译小说”在我国小说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自民国二年(1913年)起,林纾开始创作小说。在《平报》辟“践卓翁短篇小说”专栏,并集为《践卓翁短篇小说·第一辑》出版。后第二辑、第三辑陆续刊行。

(1922年10月,三辑合并,分为4卷,易名为《畏庐漫录》,由商务印书馆再版。)合计短篇小说百余篇。多以清代为背景,取材广泛;多写奇人异事与男女情爱;部分作品流于礼防节孝之说教与荒诞不经;可广见闻,而佳作不多。长篇小说除《冤海灵光》(1915年)为公案小说,《劫外昙花》(1915年)为写清初三藩之乱、吴三桂陈圆圆之事迹的历史小说外,多取材于时事。《剑腥录》(又名《京华碧血录》,1913年)写戊戌维新,庚子事变。《金陵秋》(1914年)写辛亥革命。《巾帼阳秋》(又名《官场新现形记》,1917年)写民初政局。敢写历史巨变、记事翔实、足资史料和打破旧章回小说格式,是其突出成就;而拘泥于“国事为经,爱情为纬”,二者缺乏血肉关联,缠夹牵累,男女主人公多类完人,不脱名士淑女、英雄佳人陈套,则是其大病。林纾的创作小说文笔简洁流畅,笔调雅谑诙谐,当时传播颇广。但其观念陈腐守旧、宣扬旧道德礼教的缺陷亦很明显,故逐渐为时潮所弃。

上一篇:剑腥录 下一篇:金陵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