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学校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北京大学出版社《世界华侨华人词典》第89页(658字)

菲律宾历史最悠久的华文学校。成立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4月15日。创办人为中国驻菲律宾首任领事陈纲。学校设在领事馆内。初创时为改良私塾制,首任校长为龚绍庭。学校归善举公所管理,经费亦由该公所拨充。后历任校长有:施乾、蔡镜湖、杨乃甫、张云章、颜文初等。校址多次迁移,规模不断扩大;从领事馆移至王彬街善举公所;后又租圣埃伦纳街1235号(1235Sta.Elena St.,即旧校舍);1922年又在美石区改建3层洋楼为校舍;1936年又租比邻住屋为新校舍。宣统三年(1911),增办义务夜学,开菲律宾华校设立夜学之先声。学生人数初创时仅五六十人,1914年300余人,1922年500余人,1930年增至800—900人。1917年设溪亚婆中西分校。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许多学生回国参加抗日战争,师生踊跃捐献救国常月捐(薪水1/10)、航空捐、公债票、寒衣捐等。日本占领菲律宾后停办,1942年4月15日校长颜文初被日军杀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复校,先后长校者有:洪敦友、彭乃扬、陈忠戆(代校长)等。1969年全部校舍毁于邻火,损失惨重。翌年重建新校舍。创办后,校名多次更改:初创时名大清中西学堂,继而先后改为华侨中西学校、华侨第一小学、小吕宋华侨中西学校、岷里拉中西小学等,但习惯上内外均沿用中西学校原名,简称“中西”。至1969年各类毕业生(包括华文高小、初中;英文高小;夜校;簿记专修班等)总共11707人。建校30、50、70周年时曾出版纪念特刊。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