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人学大辞典

博尔赫斯

书籍:人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人学大辞典》第301页(1483字)

【生卒】:1899—1986

【介绍】:

阿根廷人,小说家。1899年8月24日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有英国血统的医生家庭。童年受英国家庭教师教育,涉猎大量欧美文学名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全家移居瑞士,后就读于剑桥大学,掌握英、法、德等国语文。中学时代即开始写作。大战结束后,随家遍游欧洲各国。在西班牙居住期间,与极端主义派作家过往甚密。1921年回到布宜诺斯艾利斯,在公共图书馆任职,同时进行文学创作。192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的热情》和后来发表的两部诗集《面前的月亮》、《圣丁的手册》,表现出明显的先锋派的影响,其中描绘的景色、事物都带有神秘色彩。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世界丑事》问世后,其独特的写作风格引起评论界注意。1941年另一部短篇小说集《交叉小径的花园》发表,在阿根廷和拉丁美洲国家赢得很高声誉,其他重要短篇小说集还有《阿莱夫》、《死亡与罗盘》和《布罗迪埃的报告》。此外,他还写了大量的散文和文学评论。1946年,庇隆执政不久,因为在反对庇隆的宣言上签名,他被革去图书馆的职务,派为市场家禽稽查员。他拒绝任职,并发表公开信表示抗议,得到知识界的声援。1950——1953年任阿根廷作家协会主席。1955年庇隆政府被推翻后,任国立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哲学文学系教授,并到英、法、西班牙、瑞士等国讲学。1956年获阿根廷国家文学奖金,1961年获西班牙的福门托奖金,1979年获塞万提斯奖金。1986年去世。博尔赫斯早年受尼采、叔本华等人的不可知论和宿命论的影响,认为人生在世犹如堕入迷宫,既看不清方向,也找不到出路。他的创作表现手法受到西班牙极端主义流派和卡夫卡、爱伦·坡等人的影响,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成为超现实主义在拉丁美洲的另一种模式,文体纯净,新颖奇特的构思或幻想的情节,在东方异国情调的背景中出现,因而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博尔赫斯独特的创作使他在20世纪文学史上占重要地位。人们认为,正因为他,拉丁美洲文学才赢得了国际声誉,后起的许多拉丁美洲的作家如马尔克斯、略萨等都称他为老师。

(1)论人生 博尔赫斯认为,世界是一团混乱,时间是变化、重复、循环交叉的,空间是同时并存的,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偶然性和可能性。人生活在世界上,就象走进了迷宫,既丧失了目的,也找不到出路。人所从事的事业以及人本身不过是可以消逝的时间的外在形式,人们为争取时间而进行的花样翻新的努力都是毫无收效的尝试。人不能企求永恒,永恒是一面无形的镜子,人要是用这面镜子观看自己,就会化为一片灰烟;即使人战胜了死亡,获得了不朽,人最终还是敌不过时间和衰老。博尔赫斯认为,文学也只不过是游戏,尽管是高尚的游戏。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伤害和侮辱人的时代,要想逃避它,只有一条出路,那就是做梦。我们梦见这个坚不可摧、玄秘深奥和清晰可见的世界,它无所不在,无所不有。然而我们为了知道它是有限的,就在其建筑结构中空出了一些狭窄而永恒的虚无漂渺的空隙。

(2)论梦 博尔赫斯认为,梦是指人们的思考、智慧,也指思想、智慧创造的财富,创造的历史。在博尔赫斯看来,吸收历史的精神财富,才能更深刻地提高,创造更高的精神财富,创造今天、明天,这就是历史的重复,历史螺旋性地发展。博尔赫斯说,梦是他的一部分。所谓“现实”很难区别于此时此刻我们称之为历史的东西,“现实”是一连串梦的结果,如果没有共和国或圣经,整个世界将是另一个样子。

上一篇:布莱希特 下一篇:海明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