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80页(2276字)
斯大林着。一部哲学着作,写于1938年9月。
这篇着作简明扼要地论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特征。全篇由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前有一个辩证唯物主义总论。
文章一开头就指出,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接着给辩证唯物主义下了一个定义:它所以叫作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它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然后提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同黑格尔辩证法的区别和联系,指出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区别和联系。
第一部分是讲辩证法的四大基本特征:(1)同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是把自然界看作彼此隔离、彼此孤立、互不依赖的各个对象或现象的偶然堆积,而是把它看作有机的统一整体,其中各个对象或现象互相有机地联系着,互相依赖着,互相制约着。(2)同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是把自然界看作静止不动、停滞不变的状态,而是看作不断运动和变化、不断更新和发展的状态,其中始终有某种东西在产生、在发展,有某种东西在破坏、在衰颓。因此,正在产生和发展的东西,才是不可战胜的。(3)同形而上学相反,辩证法不是把发展过程看作简单的增长过程,量变不引起质变的过程,而是看作从不显着的、潜在的量的变化到显着的、质的根本的变化,到质的变化的发展过程。在这种发展过程中,质变不是逐渐地发生,而是迅速地、突然地发生的,表现为从一种状态飞跃式地进到另一种状态;并且不是偶然发生的,是有规律地发生的,是许多不明显的逐渐的量变积累而成的。因此,发展不是圆圈式的运动,不是重复,而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是从旧质态到新质态的转化,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4)辩证法的出发点是:自然界的对象或现象含有内在的矛盾,因为它们都有其反面和正面、过去和未来、衰颓着的东西和发展着的东西,而这种对立面的斗争,就是发展过程的内在内容,就是量变转化为质变的内在内容。发展是对立面的斗争。
在这里,斯大林提出了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的着名论点。
第二部分是讲哲学唯物主义的三大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是:(1)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宇宙精神”、“意识”的体现,而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却相反,它认为,世界按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世界上形形色色的现象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不同形态;辩证方法所判明的现象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发展规律;世界是按物质运动规律发展的,并不需要什么“宇宙精神”。(2)和唯心主义相反,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自然界、存在,是在意识以外,不依赖意识而存在的客观实在;物质是第一性的,是意识的来源,而意识是第二性的,是派生的,是物质的反映;思维是发展到高度完善的物质的产物,即人脑的产物,而人脑是思维的器官,不能与思维和物质分开。(3)同不可知论相反,哲学唯物主义认为,世界及其规律完全可以认识;我们关于自然规律的知识,经过经验和实践检验过的知识,是具有客观真理意义的、可靠的知识;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而只有还没有被认识、而将来科学和实践的力量会加以揭示和认识的东西。
第三部分是讲历史唯物主义。书中写道,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推广和运用。第三部分的开始几段指出了“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含义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在整个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包含着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这三方面的内容的。但是,决定社会性质、社会面貌和社会发展的力量不是地理环境和人口,而是生产方式。而生产方式,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是指用来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工具和有一定生产经验、劳动技能并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生产的人。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接下来,书中论述了生产的三大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它永不会长久停留在一点上,而是始终处在变化和发展状态中;同时,生产方式的变化又必然引起全部社会制度、社会思想、政治观点和政治设施的变化,即引起全部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改造。所以,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是各种生产方式在许多世纪中依次更替的历史,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史。所以社会发展史同时也是生产者本身的历史、劳动群众的历史。第二个特点是生产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从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首先是从生产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开始的。所以,生产力是生产中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生产关系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又反过来影响生产力,加速或者延缓它的发展。第三个特点,就是新的生产力以及同它相适合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过程不是脱离旧制度而单独发生,不是在旧制度消灭以后,而是在旧制度内部发生的;不是人们有意识的、自觉的活动的结果,而是自发地、不自觉地、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地发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生产关系的新旧更替可以不经过冲突和震荡,相反,这种更替通常都要用革命手段来破旧立新得以实现。这种革命活动是要由新兴阶级自觉进行的。
这篇哲学着作在我国哲学界有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