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105页(1918字)

【生卒】:前551—前479

【介绍】:

字仲尼。时人尊称为孔子鲁国陬邑人。春秋末年着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创始人。祖先原为宋国贵族,避乱来到鲁国。3岁丧父,“少贫且贱”。但因其贵族家庭和整个“邹鲁文化区”的影响,他熟悉周礼,青年时代从事专为贵族赞礼的“儒”的职业。后作过“委吏”(司会计),“乘田”(管畜牧)等小官。中年开始办私学招收弟子,聚众讲学,从事政治活动。50岁由鲁国中都宰升任司寇,摄行相事。后因与鲁国掌权的贵族“三孙”不合,辞官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但终不见用。晚年返鲁,除教学外,整理《》、《书》、《礼》、《乐》等文化典籍,并把鲁国史官所作《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着作。他的思想由弟子收集整理为《论语》一书。

孔子生逢中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思想领域正面临全面的新旧交替。他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突出作用就在于创立了一个既能保存旧意识形态内容,又能够容纳某些新思想萌芽,具有较强吸附能力的伦理哲学体系,为封建社会意识形态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他一方面继承了西周以来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天命观”,认为“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曰》)把天命、大人、圣人之言看成三位一体,以天的权威论证传统的等级剥削制度及其伦理规范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他又对殷周以来鬼神宗教思想持存疑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认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先进》)把天看成不语的自然。反对迷信鬼神,注重人事的努力。他提出“仁”的观念作为自己伦理思想的核心。其内容包括“仁者爱人”(《颜渊》)的主观心态和“克己复礼为仁”的客观要求。“仁”的依据则在于“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的主观意志反省。这样,在回答社会政治伦理思想的根源问题时,他作了二元论的回答。中国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两条路线,是孔子学说中两种对立倾向的发挥和延伸。

在政治理论上,他一方面主张用“正名”的方法恢复周礼所规定的等级尊卑制度,“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人的言行都应该合于自己的等级名分。他反对“初税亩”,“铸刑鼎”等违反周礼的规定,触犯宗法奴隶制的社会改革。另一方面,他又反对把人民当作会说话的工具,“不教而杀”(《尧曰》)的“苛政”。关心人,重视人,主张“胜残去杀。”(《子路》)提倡养民,富民,教民,“安百姓”(《宪问》),“怀远人”(《季氏》)等开明的统治政策,反映了奴隶变成农民以后统治阶级政策的改良。另外,他提出的“举贤才”,“学而优则仕”(《子张》)等主张对于打破宗法血缘统治也具有积极意义。

在认识论上,他一方面宣扬圣人“生而知之”(《季氏》)的唯心主义先验论,鼓吹“唯上智与下愚不移”(《阳货》),论证圣贤高人一等,应该由他们统治广大愚昧的人民。另一方面,他在长期教育实践中认识到,绝大多数人是“学而知之”,“困而学之”(《季氏》)。学习知识必须反对“意”、“必”、“固”、“我”(《子罕》)的主观态度,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的求实立场。通过“多闻”、“多见”(《述而》)的渠道开阔自己的知识面,经过“学”、“思”并用的理论思维才能真正把握事物的本质。“举一反三”,“温故而知新”,再从一般回到个别,从已知达到未知。这些思想中又含有许多有价值的唯物主义因素。

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几乎所有重要命题都存在着反命题,这是由于他把“中庸之道”作为自己的基本理论方法。他认为,“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雍也》)“中庸之道”既包括承认矛盾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过犹不及”(《先进》)。也有反对异端,“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尧曰》)阻止矛盾转化,维持旧统一体永恒存在的形而上学思想。孔子哲学思想中的这些矛盾,正是中国封建社会对奴隶社会既继承又改造特点的反映。

孔子开创的儒学在先秦“百家争鸣”中是重要的一家。西汉以后封建统治者实行“独尊儒术”的政策,儒学成了封建文化的主流。孔子本人被历代统治者尊为圣人,《论语》被当作“圣经”。孔子学说对中国人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无以伦比的影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