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河北人民出版社《哲学社会科学名人名著辞典》第676页(678字)

【生卒】:1115—1184

【介绍】:

南宋史学家。字仁甫,一字子真,号巽岩。眉州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青少年时代,处在南北宋之交,正是金人大举南进的时候,为了表达抗金思想,他写了《反正义》十四篇,提出了救亡雪耻的主张。绍兴八年(1138)李焘考取进士,踏上仕途,将近三十年都在川中担任中下级地方官吏。乾道三年(1167)奉诏入都,同时担任史官,主持修史工作。其间又四次转到地方任职。宋代的史学相当繁荣,公私史着相继出现。李焘的最大愿望是把北宋一百六十八年的历史按照《资治通鉴》的体例,写成一部续《资治通鉴》。他看到光编《资治通鉴》先由助手广泛搜集史料编成长编,然后再由司马光斟酌去取,润色文字,成为定稿。他决心先做《长编》工作,“宁失之繁,勿失之略”,“网罗收拾,垂四十年”,“精力几尽此书”。据《文献通考》所载,李焘最后完成这部北宋的史料长编是淳熙九年(1182)。这时他尚在遂宁知府任上,年已六十八岁。上溯四十年,从二十七、八岁,他便着手撰写《长编》了。李焘为了收集编写《长编》的史料,曾特地做了大木柜,每个柜子有二十个抽屉,每个抽屉标明年号,某件事即归之某屉;一年之中又按月日先后存放。李焘虽然很早就开始编写《长编》,但是到孝宗隆兴元年(1163),才第一次奏上十七卷关于宋太祖赵匡胤在位时的史事。第二次进书在乾道四年(1168),是关于太祖到英宗五朝的史事。第三次进书在淳熙元年(1174),是关于神宗以后四朝的史事。第四次进书,就以前所进之书“重别写进”,成为定本。两年以后,李焘就辞世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