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三国演义大辞典

第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中华书局《三国演义大辞典》第867页(1286字)

三国演义》研究史上第二次全国性的学术讨论会。由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河南省文学学会联合发起,1984年4月12日至19日在洛阳举行。到会的有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的170余名代表。会议主要讨论了四个问题。一、关于《三国演义》的思想内容。讨论的中心是主题问题,大致有三种意见:1.无主题论。有代表认为“主题”这一概念并不明确,缺乏统一的标准,因此,对主题的研究毫无意义。2.主题模糊论。这是因为同时存在着三种因素:其一,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其二,作品中实际体现的是什么?其三,读者从作品中感受到的又是什么?对这三者,很难准确把握。3.主题明确论。多数代表认为,《三国演义》不仅有主题,而且可以把握。但在具体论述时,则又意见纷纭。除了深入阐发已有的“拥刘反曹”说、“反映三国兴亡”说、“仁政”说等观点之外,会上又提出了“宣扬道义”说、“人才”说、“乱世英雄颂歌”说等新观点。二、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价值。讨论侧重于小说中史实与虚构的关系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1.“七实三虚”说。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可信的,其虚构是建立在历史真实基础上的,这是罗贯中对历史小说创作的非凡贡献。2.“摆动”说。此说与前说相近,认为《三国演义》是“基本符合史实而以虚构情节缘饰”,是“在事实与虚构之间摆动”。3.“虚构”说。认为在《三国演义》中,无论是情节、人物还是思想倾向,都已离事实太远,它只能是作家罗贯中想象和虚构的产物。4.“虚实一体”说。认为在《三国演义》中,“虚”与“实”是对立统一的,二者浑然一体,实中有虚,虚中有实,不必硬行分开。三、关于《三国演义》的人物形象。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比较热烈。一方面,研究的范围有了新的开拓,对过去很少研究的人物,如魏延、貂蝉、司懿等,出现了各具新意的论文;另一方面,对过去评论较多的人物,如诸葛亮曹操等,则有了更为深入的研究。在讨论中,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三国演义》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观点:1.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是类型化的典型,不少人物一出场就有一种固定的性格,这种性格又为某一类人所共有;2.认为《三国演义》的主要人物形象不是类型,而是“这一个”,是通过个性表现共性,达到了个性与共性的统一,本质与现象的统一;3.认为《三国演义》刻画人物采用的是“性格强化”的方法,即十分突出地渲染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点。四、关于《三国演义》的版本。在讨论中,提出了一些值得注意的看法:1.《三国志传》的刻印时间虽然晚于《三国志通俗演义》,但其成书年代可能比《通俗演义》更早,值得认真研究;2.嘉靖壬午(1522)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不一定是最早的刻本,它可能是根据弘治年间的刻本翻刻的;3.对国内、国外的几种嘉靖本,有必要进行对照研究。此外,对于嘉靖本与毛本的优劣,与会者也展开了争论,主要有三种意见:一是肯定嘉靖本,对毛本基本否定;二是推崇毛本,认为其思想性艺术性均胜过嘉靖本;三是认为嘉靖本和毛本各有千秋。会议期间,中国《三国演义》学会正式成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