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200页(798字)

【生卒】:1019—1086

【介绍】:

中国北宋思想家史学家

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宋仁宗定元初进士,由地方官进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治平三年(1066年)献《通志》8卷,修出战国至秦末编年史,供帝王阅读,英宗命他自选史官,专设书局,续修此书,至元丰七年(1084年)全书修成,历时19年。

熙宁初,神宗任用王安石实行变法,他力诋新政。

哲宗即位后,他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入主国政,驱除新党,尽废新法,史称“元更化”。居相8个月而病卒。光一生的主要活动是修史和反对变法,他与道学之兴有密切联系。南宋朱熹曾将他列为北宋“六先生”之生。

他的着作有《资治通鉴》、《司马温公文集》、《稽古录》、《潜虚》等。司马光认为“天”是宇宙的主宰或最高的统治者,“天者万物之父也”,“违天之命者,天得而刑之;顺天之命者,天得而赏之”。又说:“贵贱贫富,天之分也”;“僭天之分,必有天灾;失人之分,必有人殃”(《司马文正公集》卷七十四)。由这种天人关系的命运论,便得出了各阶级要“谨司其分,不敢失陨”的阶级调和论。

司马光还认为“天地不异也,日月无变也,万物自若也,性情如故也,道何为而独变哉”(同上)。在天地万物永远不异的总原则下,得出封建主义意识形态永恒不变的结论。在人性问题上,司马光持善恶混说,他认为,不论是圣人还是愚人,受于天的性兼有善恶,但所受的善恶的程度是有等级的,受善之命占绝大部分的是圣人,受恶之命占绝大部分的是愚人,善恶相半的则是中人。

圣人的善占绝对优势,其极少数的恶不能胜善;愚人的极少数的善也不能胜恶,所以说“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司马光的善恶混说,实际上是主张人类在先天受命时就存在着不平等,“性,天命也”(《太玄注·玄衡》)。司马光哲学继承了汉代以来传统的天命论神学,试图以此为他的政治主张奠定理论基础。

上一篇:司马迁 下一篇:机械决定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