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无善恶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14页(539字)

战国时告子首先提出的人性论观点。

他说:“性无善无不善也”(《孟子·告子》)。认为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人的饮食男女等生理欲望,无所谓善恶。“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也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告子上》)。

告子区分了人的自然属性和道德属性。两者犹如“杞柳”(木料)和“桮棬”(杯盘)之分。

告子将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为人的自然属性。孟子将人的本质属性规定为人的天赋道德观念。两者构成了中国伦理思想史上关于人性问题的首次交锋。

对深化人性学说有推动作用。

但两者的意义均有偏狭。根本问题在于他们脱离人的社会实践性,来抽象地讨论善恶。

宋朝王安古发展了性无善恶论。他认为人与人在自然性方面都是相似的,无所谓善恶之分。善恶产生于情。

“有情然后善恶形焉,而性不可以善恶言也”(《原性》)。

情系指爱和恶的欲望。人同外界接触,在外物作用下,必有情欲产生。

符合礼义便为善,违背礼义便为恶。他强调后天教化、习行的意义。

但亦反对荀子“化性起伪”。认为那是过分强调外力作用,忽视人的内在自然性。

德行教育既要重视习行、教化、也要根据人的自然性情。寓教于乐,“顺人之性”,才能使外力作用消失的情况下,人也能主动接受道德教育。

上一篇:性恶论 下一篇:性超善恶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