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圣家族》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山东人民出版社《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第468页(880字)

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第一部作品。

写于1944年9月-11月,1845年2月问世。全书共分九章,恩格斯写的约占总篇幅的二十分之一,其余都是马克思写的。它主要是针对以《文学总汇报》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哲学和帮助广大读者识破思辨哲学的幻想。全书内容广泛,涉及到哲学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法学、伦理学、文学、美学等领域,但对唯物史观的探讨仍然占主要的地位,一是,第一次提出生产方式的概念,揭示物质生产是历史的发源地。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精神生产领域和物质生产领域一样,在确定精神作品的规模、结构和布局时,需要考虑生产该作品所必需的时间。二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把“自我意识看做人的唯一的存在方式”,“自我意识只知道它自己,并且不再受任何实物世界的约束”等观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现实的人即生活在现实实物世界中并受这一世界制约的人”,这就把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同历史的发展、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联系起来进行考察。

三是,不仅提出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而且在物质生产中看到了在产品的背后陷藏着人和人的关系。这就接近生产关系这个思想,是实现历史观变革过程中在理论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突破。四是,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问题的近一步探讨,指出:“正如古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奴隶制一样,现代国家的自然基础是市民社会以及市民社会的人”,这就包含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原理。五是,针对青年黑格尔派关于“精神”和“群众”对立的理论,阐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初步论证了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学说。他们指出:“历史的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总之,《神圣家族》是继《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早期的一部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过程中的着作,孕育未来发展的胚胎。

列宁在摘译《神圣家族》时指出:“在这里,马克思由黑格尔哲学转向社会主义:这个转变是显着的,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掌握了什么以及他为何转到新的思想领域”(《列宁全集》第38卷第7页)。

上一篇:神权 下一篇:社会历史观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