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127页(2355字)

国际分工是越出国界的分工。

从经济学领域研究的分工可以分成劳动分工、劳动者分工和地域分工三类。劳动分工就是对具体劳动的划分,即从“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克思1975,P.55)等层面对具体劳动的划分,比如把具体劳动划分为农业劳动、工业劳动、服务劳动等。劳动者分工就是把从事不同具体劳动的劳动者进行划分,比如把劳动者划分为工人、农民、教师等。

地域分工是按不同地域进行划分,比如把不同的地域划分为农村、城市;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等。

具体劳动的划分形成各种相应的分工概念,如社会分工和技术分工,社会分工是指具有不同经济职能的独立经济单位之间的分工,这种含义的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技术分工是一个经济单位内部的不同经济职能的分工,技术分工不是商品交换的基础。从是否越出国界的层面把分工划分为国内分工和国际分工两大类。

国际分工就是越出“国民经济”疆界的分工,或者说是各个国家之间的具体劳动的分工,也可以说是各个国家之间的生产的分工。

国际分工的形成决定于自然和社会经济两大前提。

自然前提指不同国家所处的自然环境。

由于各国所处的自然环境的差别,造成了生产领域的差别。

植物要依赖一定的气候等自然条件才能生长,于是形成了农产品生产的国际分工,比如中美洲生产咖啡,热带国家生产可可,赤道两侧的一些国家生产橡胶,美国、印度、埃及、中国、小亚细亚、中亚等地区生产棉花。由于矿物地理分布的不同形成了国际分工,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就成为石油生产大国;另一些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就成为煤炭生产大国。

社会经济前提是指生产力水平和文化差别。随着生产力的不平衡发展,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经济类型和各种不同的生产部门,从而使国际分工的范围日益扩大(布哈林,1917)。

已经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意大利、日本成为工业国,被称为世界的“城市”;另一部分国家正处在工业化过程中,或者尚未开始工业化,仍然处在农业社会阶段,因而仍然是“农村”,从而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形成了工业国与农业国的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产生可以追溯到相当久远的历史。

工业革命以来国际分工迅速发展,形成了与机器大生产相适应的国际分工,即农业与工业相分离。20世纪后半期,随着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生,国际分工发展到新的高度,具有新的特点: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有所下降,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迅速上升;部门间的国际分工继续发展,部门内的国际分工,即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大大发展;国际分工的范围迅速扩大;跨国公司的兴起,使某些国际分工变成跨国公司的内部分工;由于不同国家集团的大量兴起,国际分工表现为不同国家集团内部的分工和国家集团之间的分工。

战后国际分工类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垂直型”国际分工、“水平型”国际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垂直型国际分工是指国际间农业采掘业与制造业的分工,发展中国家从事农业和采掘业,发达国家从事制造业;少数工业国家处于“中心”位置,多数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地位。水平型国际分工是指发达国家在工业品生产上的分工。混合型国际分工是指垂直型国际分工和水平型国际分工的并存和融合。

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的基础,国际分工的发展必然推动着国际商品经济的发展。研究国际分工和国际商品交换理论比较着名的有:亚当·斯密(A.Smith)的绝对利益论;大卫·李嘉图(D.Ricardo)的比较利益论、等价交换理论和国际剥削理论等。

斯密说,如果一件东西在购买时所费的代价比在家内生产时所费的小,就永远不会想要在家内生产,这是每一个精明的家长都知道的格言。裁缝不想制作他自己的鞋子,而向鞋匠购买。鞋匠不想制作他自己的衣服,而雇裁缝制作。

农民不想缝衣,不想制鞋,而宁愿雇佣不同的工匠去做。他们都感到,为了他们自身的利益,应当把全部精力集中使用到比邻人处于某种有利地位的方面,而以劳动生产物的一部分或同样的东西,即其一部分的价格,购买他们所需要的其他任何物品。在每一个私人家庭和个人行为中是精明的事情,在一个大国的行为中就很少是荒唐的了。

如果外国能以比我们自己制造还便宜的商品供应我们,我们最好就用我们有利地使用自己的产业生产出来的物品的一部分向他们购买(斯密,1776)。李嘉图举例说,英国生产一定量的毛呢可能需要100人1年的劳动,酿制一定量的葡萄酒需要120人1年的劳动,而葡萄牙生产同样数量的葡萄酒只需要80人1年的劳动,生产同样数量的毛呢需要90人1年的劳动,因此,对英国来说生产毛呢交换葡萄酒是合算的,对葡萄牙来说生产葡萄酒交换毛呢是合算的,尽管葡萄牙生产毛呢的劳动生产率高于英国(李嘉图,1817)。

李嘉图举的这个简单例子,后来被称为比较利益理论。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已经奠定了现代对外贸易的理论基础。100多年来,无数的经济学家对比较利益论作了各种各样的发挥,用现代经济知识对其给予完善与补充。

参考文献:

马克思,1975,《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尼·布哈林,《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相重光主编,1987,《国际分工》,经济科学出版社。

杨永华,1996,《中国市场经济学通论》,广东人民出版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