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246页(1507字)

也称为“产业革命”,指资本主义的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过程。

这个词源于法国,阿诺德·汤因比及其1884年的《关于工业革命的讲演》一文的发表,使这个词流行了起来。

传统上所指的工业革命是指英国的工业革命,其发生的时间是从1760~1830年,以纺织机、蒸汽机的发明和普遍采用为标志。其历史过程大致为:16~18世纪期间,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为建立机器大工业提供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条件,英国取得了海上霸权和世界贸易中心的地位,扩大了它的国外市场,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它的纺织工业的发展。18世纪纺织机的发明和不断改造,使劳动效率几倍几十倍地提高,从而带动了许多技术革新和机器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由此开始。在纺织业技术发展的同时,英国的炼铁业技术也出现了重大发明,产量迅速增长,纺织、冶金、煤炭成为英国工业革命中建立起来的三大产业支柱。18世纪后期,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推动了一切工业部门的机械化,它使机器生产得以摆脱人力和其他自然力的限制,使生产能力得以有革命性的跃进发展的技术,也是工厂制度得以确立的一项重要发明。

英国工业革命的最后一个重要步骤是用机器生产机器,从19世纪30年代起,机器生产使用的金属加工机械陆续发明和制造出来,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纵观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纺织机等机器是工具上的革命;蒸汽机是动力上的革命;冶金新技术的发明是材料上的革命;三者在时间上属于同一个时代,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整个工业革命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不仅是生产技术的革命,而且也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使英国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得以确立。

今天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已经不仅仅是指英国工业革命,而是广义地指实现工业化的过程。

关于工业革命的研究重点也不是简单地描述其过程,而是探讨其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目的在于指导那些尚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尽快走上和完成工业化过程。

如W·W·罗斯托(W.W.Rostow)在深入研究了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工业革命以后,认为工业革命必须具备四个重大的起着支配作用的条件:(1)生产的投资率从占国民收入的5%以下增加到10%;(2)工业中出现一个或多个主导部门;(3)生产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吸收了顿以来的科学所蕴藏的力量(从而使发明和创新十分活跃);(4)政治的、社会的和文化习俗的结构必须适当。在这些条件下,经济才可能起飞,进入持续增长。诺斯(North)认为工业革命是创新率的一种加速。现在,在分析工业革命成功的条件时,人们尤为强调制度(包括文化传统)的作用。

参考文献:

许涤新主编,1980,《政治经济学辞典》,人民出版社。

王仕元主编,1994,《市场经济大辞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黄运武主编,1992,《经贸大辞典》,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顾海良、郭建青、顾海兵主编译,1991,《简明帕氏新经济学辞典》,中国经济出版社。

D·C·诺斯,1981,《经济史上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三联书店。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