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度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767页(2330字)

也称梯度推移理论,是由中国学者提出的一种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理论。

所谓梯度,是指事物的空间分布在一定方向上呈有规则的递增或递减现象。

本世纪50~70年代,在宏观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选择问题上,中国遵循了一种平衡发展战略,追求一种理想的均匀和无差异的平衡。进入80年代,一些学者针对这种平均主义做法,提出了梯度推移理论。1982年,夏禹、冯之浚两位学者首次使用了“梯度理论”一词。他们指出,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实际上已经形成了一种“技术梯度”——有的地区是先进技术,有的地区是中间技术,有的地区是传统技术。因此,自觉地形成技术梯度,让一些有条件的地区首先掌握世界先进技术,然后逐步向中间技术地区、传统技术地区转移。

随着经济的发展,通过转移的加速,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夏禹龙、冯之浚,1982)。此后,何钟秀进一步将这种理论概括为“国内技术转移的梯度规则”(何钟秀,1983)。

一些学者以三大地带为地域框架,提出了投资梯度推移的思想,其中较有影响者有刘再兴(1985)的“立足沿海,循序西移,中间突破”和陈栋生(1985)的“东靠西移,逐步展开”的思想。

有的学者甚至把梯度推移理论应用于经济体制改革问题上来,主张让沿海发达地区率先推行并强化市场机制,中西部地区策应跟进,相机改革,梯次发展(杨仲伟等,1988)。

梯度理论提出后,一些学者从不同方面对该理论提出了质疑,学术界出现了梯度与反梯度之争。概括地说,反梯度论的基本观点有如下这样几个(见刘再兴等,1996):

(1)经济技术的梯度分布是存在的,但现有生产力水平的梯度顺序,不一定就成为引进世界先进技术和经济开发的顺序。

从国内外经济史和现实情况看,按生产力一、二、三梯度引进技术和实施开发,并不是一个规律。

(2)技术引进和经济开发顺序,是由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决定的,而不是由现在各地区技术经济发展水平决定。

经济、社会需要的产品,在什么地方最经济合理,有利于整个宏观经济保持高效益的协调发展,而资金、技术、资源等方面又可行,那就在什么地方引进技术、实施开发,而不管这个地方处在什么梯度上。

(3)在新技术革命条件下,国内技术的逆梯度推移将会大量发生。

低梯度的传统技术地带,也同样存在直接引进先进技术、加速开发的机会,并有可能在消化吸收了这些先进技术以后,向高梯度的先进技术、中间技术地带转移。日本吸收消化美国先进技术后,反过来向先进技术国家转移技术就是反梯度推移的例证。

(4)现代科学技术的走向是可以多方面的,有三大基本走向:一是向贸易发达地区转移,二是向智力资源较为雄厚、技术水平较高的地区转移,三是向资源富集地区转移,并不只是按技术水平逐级转移。

(5)按梯度转移理论来指导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开发,必然障碍落后地区的开发建设,使落后地区陷入技术的“滞后循环”,永远赶不上发达地区,也同世界新技术革命给落后国家和地区带来的赶超机会不相适应。

还有学者认为,梯度分布的提法不能揭示一个国家工业布局复杂情况的最基本特征。如有人认为,中国工业分布格局的最基本特征是城乡之间的二元结构:发达的城市经济与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而不是东、中、西三个梯度区的差异。

梯度理论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性出发,初步奠定了非均衡观在中国区域发展理论中的主导地位,并对80年代中国生产力布局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但不容否认,梯度推移理论只是一种十分粗略的战略设想,缺乏系统深入的理论论证。

为了弥补这一缺陷,近年来有学者试图将中国学者的梯度论与国外区域经济学的某些理论结合起来,如刘再兴等人就将其梯度论建立在弗农(R.Vernon)的产品生命周期论的基础上(刘再兴等,1996)。

对于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和决策来说,梯度论的意义也许并不在于其理论本身的价值,而在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及其由此引起的梯度与反梯度之争加快了中国区域发展的指导思想从均衡论向非均衡论的转变。

继梯度论后出现的空间推移多元论、梯度推移主导论、发展极-增长点理论、点轴开发理论及其沿海地区外向型发展战略等等,基本上都是非均衡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夏禹龙、冯之浚,1982,“梯度理论与区域经济”,上海科学研究所期刊《研究与建议》,第8期。

何钟秀,1983,“论国内技术的梯度推移”,《科研管理》第1期。

刘再兴,1985,“论生产力的布局战略”,《经济与社会发展》第1期。

刘再兴等,1996,《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

陈栋生,1985,“对我国生产力布局战略的探讨”,《中国工业经济学报》第3期。

杨仲伟等,1988,“区域决战,全国稳定”,《经济研究》第1期。

上一篇:两缺口模型 下一篇:筱原基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