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阿瑟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经济科学出版社《政治经济学大辞典》第933页(3158字)

【生卒】:1915~1991

【介绍】:

英国当代经济学家,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出生于西印度群岛的圣卢西亚(St.Lucia)。1937年和1940年分别获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

1938~1948任伦敦经济学院讲师;1948~1958年任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1959~1963年任西印度大学第一副校长;1963~1983年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曾于1957~1958年担任加纳总理经济顾问;1961~1962年担任西印度联邦总理特别顾问;1970~1973年担任加勒比开发银行行长。

1963年被英国女王晋封为勋爵;1983年任美国经济学协会会长;因长期致力于发展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而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一起荣获197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

刘易斯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一位主要人物和先驱者。他从理论上探讨了经济增长以及经济发展的模式,阐明了发展中国家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发展经济以摆脱贫困走向发达的问题。其主要着述有:《西印度群岛的劳动力》(“Labour in the West Indies”,1939);《英国工业中的垄断》(“Monopoly in British Industry”,1945);《经济计划原理》(“The Principles of Economic Planning”,1949);《经济增长理论》(“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1955);《发展计划》(“Development Planning”,1966);《尼日利亚经济增长的反省》(“Reflections on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igeria”,1968);《关于经济发展的几个问题》(“Some Aspect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1969);《增长与波动:1870~1913》(“Growth and Fluctuation:1870~1913”,1978);《国际经济秩序的演变》(“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Order”,1978);《种族冲突与经济发展》(“Racial Conflict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1985)等。

其中,《经济增长理论》为其代表作。

刘易斯于1954年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ur”)论文中,提出了两个用以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理论模式,即二元结构发展模式。他的第一个模式阐述了经济发展的过程,说明了经济发展的途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开始发展时,其经济由现代资本主义工业和传统的农业所组成。

发展经济的途径就是要扩大现代资本主义工业,缩小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存在着隐蔽失业,提供实现工业化的劳动力的供给是无限的,因此经济发展的关键就是积累资本。

资本可以通过外援、扩大信贷而来,但最主要的是国内储蓄的增加。国内储蓄的增加依赖于国民收入分配中有利于资本家的变化,因为利润是储蓄的主要来源。经济发展就是利润增加引起资本增加,资本增加使资本主义部门得到扩大的过程,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建成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刘易斯的第二个模式是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决定问题。

在国际贸易中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其原因在于发展中国家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关键在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发展中国家要摆脱对发达国家的依赖,实行保护主义,发展独立的民族经济的政策主张。

刘易斯在其代表作《经济增长理论》(1955)一书中全面分析了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经济与非经济因素。

他把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归结为人们从事经济活动的愿望、资本的积累以及知识的增长与应用,而决定这些的直接原因则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意识形态。

因此,他不仅分析了资本积累、技术进步、人口增长这些影响经济发展的经济因素,而且还分析了社会结构、经济制度、宗教、文化、历史传统、政治、心理等非经济因素。他强调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大影响,认为要改变发展中国家贫穷落后的面貌,就必须建立一套适合于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制度。

在政治上,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经济上,要有一系列符合国情的分配等制度,以刺激人们从事生产经营的积极性,整个社会要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气氛。特别应该指出的是,他强调制度改革一定要符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

除了理论上的探讨外,刘易斯还注重分析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并就许多具体问题提出了有价值的政策建议。如在资本的使用问题上,他指出资本在各部门分配要有一个比例,这一比例取决于各国的具体情况。

应注意加强对基础设施、农业和教育的投资,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增长方式上,他指出国民经济各部门是相互关联、相互牵制的,应当实现平衡增长,平衡增长并不是各部门同时按同一比例增长,而是各部门的发展要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而要实现平衡增长就必须首先把农业搞上去。在通过计划指导经济发展上,他强调进行经济计划是政府指导经济发展的最好方法,主张以市场调节为手段,并运用经济奖励或惩罚以及税收政策,使国家计划得到实现。1966年,刘易斯总结了多年从事计划工作的经验,完成了《发展计划》一书,该书成为有关发展中国家经济计划方面的权威论着。

刘易斯的这些政策建议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刘易斯还是一位经济史家,60年代以后他的研究方向由发展计划逐渐转向了比较经济中的研究。他是第一位比较系统地分析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问题,为落后国家出谋划策的经济学家。他的分析对于发展中国家确定发展方式、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政策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西方经济学界和各国政府的重视,在这种情况下,他的经济增长理论更加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注意。

参考文献:

世界经济编辑部编,1985,《荣获诺贝尔奖经济学家》,四川人民出版社。

经济学动态编辑部,1984,《当代外国着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王宏昌、林少宫编译,1997,《诺贝尔经济学奖金获得者讲演集》(1978~1986),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伯纳德·卡茨编,1991,《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传记辞典》,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杨建文主编,1990,《20世纪外国经济学名着概览》,河南人民出版社。

Ronald Findlay,1980,On W.Arthur Lewis’Contributions to Economics,Scandinav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82(1).

上一篇:西蒙,赫伯特 下一篇:舒尔茨,西奥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