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体系
出处:按学科分类—马列 江苏人民出版社《简明马克思主义原理辞典》第398页(737字)
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以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为生产关系的主体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总称。
1917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诞生,在统一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打开了一个缺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生了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与资本主义体系相对立的社会主义体系。与资本主义体系垂死的历史趋势相反,社会主义体系总的趋势是逐步发展壮大。
现在,社会主义体系的领土面积和总人口已分别占世界的62%和 50%。
社会主义体系已经成为反对帝国主义的强大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社会主义体系的大多数国家坚定地站在第三世界反帝、反霸、反殖的政治力量一边,坚决支持第三世界的正义斗争,成为主宰人类命运和历史前进的决定性因素。社会主义体系的发展壮大是在同资本主义体系对立和斗争中实现的。帝国主义体系对社会主义各国长期执行政治颠覆、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和武装入侵等各种政策,但在社会主义各国的斗争面前均告破产。
于是它在不放弃上进可能的同时,不得不接受同社会主义和平共处的政策。同资本主义体系和平共处,对社会主义各国的开放、改革和发展是必要的和有利的。
和平共处和和平竞赛既是联系(特别是经济技术的联系),更是一场长期的复杂而尖锐的斗争。社会定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在同资本主义制度的和平竞赛中表现出来的,这有助于引导和鼓舞世界人民的解放斗争。
社会主义体系内部是平等互助的关系,各国和各兄弟党之间不应该存在什么“老子党”或“指挥中心”,社会主义体系不是一个世界性组织。社会主义各国的革命和建设有共同规律,更有基于不同国情之上的特殊性。只有走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建设社会主义强国和壮大社会主义体系作出贡献。